务最繁重也是最受人们尊敬的老师们,却有着不同
一般的情感,我觉得他们应当是我们这个社会要永远尊敬和感谢的人,他们
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假如我们以后富裕了,
我们要用金子为中国的乡村教师立一座丰碑。”
乡村教师是我心目中一座金光闪闪的塑像。
我见过许多在山里、乡下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的老师,他们大多皮肤黝黑
粗糙,举止拙朴,不善谈吐,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授业传道的老师,倒更像面
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只有坐下来和他说上两句话,你才知道他是个文化人,
破旧的衣衫遮挡不住他们富有的思想,灰黄色的脸庞遮盖不住他们智慧的光
芒。看看他们居住的家就更让你心酸了,清苦得让你觉得他们大概可以不食
人间烟火,只是屋里的那一排书,桌子上的一摞作业本,墙上的几把三角尺,
你才知道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小郭老师长的什么样?穿的怎么样?家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但她信中
所说“每月只有几十元代课费”我就知道她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教孩子们
读书识字,她像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一样,为了崇高的目标,竭尽她的全力
了。
我当然应该帮助她们。世界上还有比被别人信任更幸福的事吗?还有比
被社会需要更光荣的吗?放下信,我一刻也没停就和我的朋友小于一起去新
华书店选了上千册的儿童书籍。书店因为知道书是给山区的孩子买的,破例
地在书价上给我打了折扣,并负责打包邮寄。大包的书顺利地寄往四川那座
渴望知识和文化的大山里。
书寄走了,满足了小郭老师和孩子们的愿望,我的心并没有因此而轻松。
那一整天什么事也没做,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就像我下决心的那样,每学期
都给这个小学寄书,中国这么大,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每年都有数
以百万计的儿童因为贫困而失学,相比之下,小郭老师他们这些乡村教师的
力量是多么弱小啊!冰心老人早就在《我请求》一文中讲了日本战后之所以
能够成为经济大国,就是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教育是只母鸡”这个真理。
而我们的许多地区,什么时候能对教育重视起来,尽管村村都写着“再苦不
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但是真正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