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落实的又能有多少呢?我常常
收到各地乡村教师的来信,有的是反映他们的工资仅仅是一斗米或一袋面,
也有的反映他们因为没有工资而断炊,竟落到靠学生从家里给他们带饭的窘
迫地步。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我们悠久的古老文明是享誉
全世界的。从孔夫子到陶行知,从蒙学到私塾,历史已经告诉了全世界,中
国人历来是崇尚教育尊师重教的。今天怎么了,现代人怎么了?我们哪个人
没有老师的帮助能长大成人?我们哪个人的作业本上没有老师批改过的红笔
墨?我们这些做过小鸡的人不都是固为吸收了母鸡的营养而欢快地生活在这
个世界上吗?即使是那些掌管老师工资的分发者,不也是因为得到过老师的
教育,他才有能力担当这个重任吗?为什么把老师遗忘了呢?
没有老师的帮助能长大成人?我们哪个人的作业本上没有老师批改过的红笔
墨?我们这些做过小鸡的人不都是固为吸收了母鸡的营养而欢快地生活在这
个世界上吗?即使是那些掌管老师工资的分发者,不也是因为得到过老师的
教育,他才有能力担当这个重任吗?为什么把老师遗忘了呢?
河北涞源县桃木疙瘩村的那位乡村老师,他常年就吃着一坛子秋天腌好
的萝卜,他说:“每顿饭里有点盐味就够了,菜要是油水多了,太下饭,粮
食就不够吃了,这样挺好,省下点钱给孩子们买几本课本。”
云南的一位乡村教师说,我没有更大的抱负,只希望村里的孩子有一个
基本的生存能力,长大了出门坐火车不至于不认得站名,得病了不至于找不
着医院。
我想这样的话谁听了都会忍不住心酸落泪,都是人,都是父母生养,吃
五谷杂粮长大的,命运真不公平啊。
我满怀着对乡村教师的尊敬给小郭老师写了一封回信,我也做出了庄重
的承诺:日后我会不断地给他们三盘小学寄书,如果孩子们能够爱护好这些
书籍的话,多年以后,说不定能成立个小小的图书馆,到那时我一定去看看。
小郭老师很快给我回信了,她告诉我,孩子们看到书的兴奋情景是难以用语
言描写的。我也回信告诉她,我读了她的信后,心中也充满了难以用语言形
容的快乐,大概是分享了孩子们的快乐。
寒假,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