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殿直趋黄案,双手捧起金榜,走向丹墀,交付跪受的礼部尚书万青藜。万青藜起立转身,将金榜放在预先陈设在那里的、铺着黄缎的小案上,然后连案举起,由左阶下丹墀,将榜案置于御道正中的龙亭中。
于是,鸿胪寺官员高声慢唱:“传胪!”
余音袅袅声中,礼部司官出班宣读谕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同治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钦此!”
接下来仍是鸿胪寺官员唱名——这就是所谓“传胪”。首唱:“一甲一名洪钧!”末字未终,乐声大作。跪在后面的洪钧,随即起身,急步而趋,越过所有的品级山,跪在读卷官后面。榜眼、探花,亦复如此,唱名出班,跪在状元左右。到二甲、三甲就只唱一个总数,也无须出班,即在原地随众行礼。
传胪大典,到此告一段落。但皇帝并不退朝,在宝座上遥望,目送“三鼎甲”由御道出正门。鼓乐前导,礼官捧榜,“三鼎甲”后随,由御道正中出太和门、午门以及作为紫禁城正门的端门。再笔直往南,便是天安门、大清门——这五道禁宫正门,平时关闭,遇到太上皇、太后、皇帝皇后的大驾出入,方始开启。此外只有两种情形之下才会开启,一是大婚,八旗名媛,由大清门抬入,便成皇后;一是传胪,草庐寒士,能由大清门出来,必为鼎甲。
出大清门折而往左,东安门前已挤得水泄不通,有的看榜,有的看状元,有的什么也不看,只为挤热闹。顺天府和宛平、大兴的差役挥舞着皮鞭,不断在吆喝,才能从人丛中开出一条路来,容礼部官员和“三鼎甲”通过。
到得东安门前,差役更多,四下尽力拦阻,围成一大片空地。只见东面用芦席搭了一个彩棚,棚前陈列着长长的仪仗,簇新的红罗伞和高脚牌,牌上金字,写的是“钦赐状元及第”;榜眼、探花亦各有一块。洪钧来不及细看,只凭礼部官员的指引,先到东安门下行礼挂榜;然后在细吹细打的鼓乐声中,被迎人彩棚。
棚中只有一张大桌,桌上置着金花醴酒,照例由光禄寺准备。顺天府府尹胡肇智含笑相待,一见“三鼎甲”,先道声:“恭喜!”随即为他们簪上映日耀眼的金花;递过酒来,宾主对饮过三杯,随即听得有条宏亮的嗓子,在外面大喊:“送状元回府!”
胡肇智亲自引导洪钧出棚,只见“导子”已经摆好,前面是顺天府府尹的仪从,后面是“三鼎甲”的衔牌。榜眼和探花都只一块,状元却是一对,“钦赐状元及第”一块以外,另一块是“授职修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