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抑制这种势头。只是,问题在于,火爆的一直是市区的大户型和郊区的排屋、别墅,郊区的低价房,以及是明珠江两岸的房产。实际上火爆的背后,结构的矛盾非常厉害,大户型楼盘的不断推出与众多工薪消费层的需求矛盾突出。随着2005年客观环境与主观心理的双重变化,中高价位住宅进入品质年代,市场开始挑剔开发企业的专业性和务实精神。在这样的形势下,推出一种新的居住形态,必须能够乱中求胜,获得意想不到的市场效果。
在对这个城市具有购房潜力的社会各阶层进行调研之后,我把目标集中在25…30岁之间的小白领们。这些大学毕业不久、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其实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而这独立意识,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租房、和父母合住、和同学朋友同事合租,等等方式,是当前这些年轻人的普遍居住现状。而如果,他们用来租房的钱可以换来一套自己的房子,这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局面?
根据调查,我知道这个城市中,至少有100万这样的年轻人,光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有4万多人。这100万人中,其中拥有强烈独立意识、渴望拥有独立空间的人,以1%的比例算,也有1万,而这个项目总共也就431套房子。
这里的关键是,房子每月的按揭费用接近于他们现在的租金,而首付也不能超过家人、亲戚能支持他们的界线。据调查,这些大学毕业生,能从各方面得到的金钱在1000元到10万之间,最多的是2万元到8万元。也就是说,如果把首付控制在8万元以下,月供控制在1000上下,那么,这样的房子必然被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哄抢。
于是,我引入已在北京、上海得到成功证明的SOLO概念。SOLO是一个英文单词,含义原本为独奏、单独、单独飞行。用到住房上,它指的就是独立空间,小空间,自由空间。
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以小户型为主,倡导自由独居为主题的SOLO生活风已在城市单身族中受到欢迎。SOLO户型是有别于目前市场上通常意义上的户型,其定义是:SOLO户型就是个性化的尊重客户生活方式的的精准居住空间。
针对这样的客户,每套建筑面积必须控制在35平方米左右,房间就必须强调个性化界面,卧室和客厅不做明显的划分,可以没有客厅,也可以没有工作间,甚至可以没有卧室,所有的生活空间设定来源于居住者本身。要细致地构筑辅助空间。强调舒适方便的浴室空间,整体浴室是其基本配置。厨房更提倡开敞式环保节能型整体厨房,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