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论文,有些是我自己或我的研究同人所写的,有些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其主要内容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补充“人情与面子”一文之不足;另一类则是在说明“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式在各种不同社会中的体现。胡先缙女士的《中国人的面子观》属于第一类,这篇论文最早刊登于1944年出版的《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Anthropologist)第46卷,可以说是相当“古典”的一篇论文。然而,这篇论文将中国人有关“面子”与“脸”的概念作了极为详尽的描述与分析,对这两个概念的厘清,有相当大的助益。因此,我特地将其译成中文,收录于此。
我一直认为,“人情与面子”一文中所描述的社会行为是中华文化社会心理“深层结构”的反映。这篇论文中所描述的行为模式,是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基型”:不论是在哪一个时代,在任何华人社会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行为模式的体现。1988年,我以“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式为基础,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分析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出版了《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一书;1995年,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道、儒、法、兵的中华文化传统,并出版了《知识与行动:中华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诠释》一书。接着,我又以这些研究作为基础,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华人社会中的脸面与沟通行动》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作品,旨在说明,华人如何以各种与“脸面”有关的语言,和他人进行社会互动。
在“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式中,我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区分为“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三种。这种分类方法固然有其理论建构的特殊用意,可以解释中国社会中许多独特的现象;然而,这种分类法并不能尽述中国社会中“关系”一词的丰富内涵。Jacobs的《中国政治联盟中特殊关系的初步模式》一文的主要宗旨,虽然是在说明台湾地方政治人物如何利用各种不同关系来结合派系,不过文中却详细分析了存在于台湾乡村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因此,本书收录此篇论文,一则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混合性关系”的内涵,再则也可以说明台湾民间社会中的政治人物如何运用“人情与面子”的机制来争取政治资源。
从“结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文化之“深层结构”所展现出来的社会行为也会有所变化,不过其“基型”却是万变不离其宗。阐明这一点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分析历代小说中所描述的社会行为。《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写得非常生动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