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论及政治生涯时跟我说:从政的人必须脸皮厚才能做出许多违背良心之事。不少学者奉命出任公职后,发觉自己无法胜任。此时他会承认:自己脸皮太薄,不适合在政界打拼。
然而,总的来说,社会还是喜欢脸皮薄的人,因为他们比较遵守社会规范。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以看出:重视“脸”是一种真切的关怀,“丢脸”会给自我带来强烈的羞辱。由于不注重“脸”的人往往无视社会的制约,因此,社会往往会对他施予最大的压力,企图对他灌输“脸”的意识。
“脸”的主要标准包括正人君子所应具备的各种美德。偶尔的过失会被调侃几句,并被讥为“丢脸”;反复犯错便会引起强烈的非议,甚至导致整个社群在心理上和他划清界线。意识到“丢脸”时,社会对个人品格的信心已经受损,它会使个人陷入受轻视和孤立的危险,因此能对个人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
第18节 面子(1)
二、面子
虽然“脸”字同时具有一种实质和一种象征性意义,“面”字则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意义,实质和象征兼而有之。
1。“面”在生理学上本来就是指脸。这种用法在诸如面貌和面目之类的组合词中仍然可以找到。面貌也是脸的意思,不过除了和面结合而产生像英文名词looks(外表)之义外,它却很少为人所用。面也在一些常用成语中出现,例如面如桃花和白面书生,后者是指以读书为业的学者。
2。“面”可能是物体的表面,例如表面意为外观,桌面是指桌子的表面,地面则为地球的表面。
3。“面”可能指方向,例如东面或西面。
4。“面”也可能指方面,例如正面和对面。
在以上的组合中,“面”代表的是具体的概念。它的象征性意义则包括:
1。社交上的“方面”,例如八面玲珑指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和不同的人圆滑相处。
2。它可能指人们面对面的场合,例如会面或当面商量。
3。“体面”也就是好看。此时美的概念和社会赞许合而为一;外表好看的人可说是有“体面”,但行动慷慨大方也是表现得很“体面”。
4。前面说过,中国有些地方仍然使用面,有些区域则用脸。在长江流域常说面皮薄以取代脸皮薄。
5。“顾面子”。自我要提高声誉,必须考虑本身的面。因此,士绅之家会为家长的生日摆下盛大的寿宴,同时演戏数日,以供地方人士欣赏。社会的赞赏便增加他的面子。
自我有时也要顾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