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讽刺之义:“大家都知道张三无法胜任那份工作,可是,他和某某人是同学,所以某某人想给他一点儿面子。”或者,“那家伙实在让人讨厌。我们不妨给他个面子,好让他闭嘴。”
10。“留面子”:给某人留面子。揭发某人的错误,甚至张扬他令人无法苟同的行为以引起公众非议,这样做即使不会构成全然的“丢脸”,也会让对方觉得面子上不好看。在这个例子中,前者直截了当地对后者的品格提出质疑,就是“不给他留任何面子”。任何有修养的人都会避免这样做,以免伤害当事人的自尊。不作任何评论可以使后者觉得他的过失并没有引起人注意,他的声誉也可以保留无损。
身居高位的官员犯案时,通常都会接受秘密调查和审判。公众对整个过程并不知情,因此无从发表评论,这位官员也可以留下一点儿面子。
不要触及他人声誉,不要毁了他人名声,都是十分重要之事,因为即使他罪有应得,骤然失去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声望,对个人的打击也难以忍受。如果我们期望他改过向上,就应当给犯错的人留点面子。换言之,我们必须“给他一个自新的机会”。譬如,某人在政治舞台上已经毫无前途,但也不能随便把他打入冷宫。通常会让他担任无足轻重的职务,或是获得一个头衔好听却没有实权的职位。
这些从政治圈中选出的例子显示,愈是大众瞩目的人物,对面子愈为敏感。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公开责备他人也不是好事。许多经验显示,公开他人的罪行并破坏其名声,往往会造成悲剧。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类谨慎做法的动机主要是避免任何可能使他人自惭形秽的举措或言词;而不是要提高个人的自尊,以确保其优良表现。这和家庭教育常用的一个原则互相呼应,要鼓励小孩儿发现优良的品格,必须把他当作成人看待,或是交付他超过其年龄的工作。
在社会上占有优越地位的人,所说的话在同侪之间常有一言九鼎之力,因此他更应该“给别人留面子”,这种态度通常被称为“度量大”,有别于与人相处时斤斤计较的器量狭小。
第19节 面子(2)
12。“要面子”:要面子是依靠卖弄或瞒骗来取得名声。想要面子的人会想尽办法表现出比其实际情况更好、更有才干、拥有更良好的社会关系或是更高尚的品格。在中文里它和英文“tosaveface”(做面子)的意义最接近。
根据习俗,父亲应该给他女儿一份合于自己身份地位的嫁妆。可是,由于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