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仇,性格颇似韩休,我建议陛下申斥你,是要你三思而后作,不是要你闷著头硬干……你怎麼就不明白愚兄的苦心呢?」
严浚赌气道:「我就不懂你那套『柔弱生之途』的无能官僚想法!单凭老庄道家和周易之理,便可以治国麼?庙堂之上,所得非人,就可以天下太平麼?」
张九龄道:「挺之,我同你所言,均是待人接物之方,而非为官治国之法。李哥奴是当朝丞相,虽有其私其恶,却还有办差施政之能;我和裴相都渐次在皇上那儿说不上话,要推善政、行良法,皆须有他背书纔可,防杜专权用事,这也是我朝多立宰辅之故。这当儿,还不便参劾他……」
「所以你就要与那个小人掺合、共谋国事?」严浚忿然道:「这又是什麼处事之道?」
「挺之!」
张九龄原来还想说几句话劝慰严浚,晓以大义,但他还来不及开口,严浚就怒气冲冲地夺门而出,教他愕然地楞在当场,又不得已嘆了口气。
出妻19
因张九龄繇文学进任高官,为人守正持重,而李林甫特以便佞,故得大任,他每每嫉妒张九龄才学出眾。
加上张九龄的一班好友都对他有成见,还有一个老爱参劾他的严浚,这如芒刺在背,张九龄为其首要敌人,便想阴谋害之。
开元二十四年秋,牛仙客代理信安王李褘为朔方行军大总管,右散骑常侍崔希逸代牛仙客知河西节度事。
刚开始,牛仙客在河西任节度使时,省吃俭用所积鉅万,崔希逸以其事奏闻皇上,李隆基就令刑部员外郎张利贞驰传,往覆河西视察。
牛仙客所积仓库盈满,器械精劲,皆如崔希逸之状。
皇帝大悦,认为牛仙客为国家节流开源,颇有能力,意欲以他为尚书。
此时,李隆基因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立有军功,便欲实封爵位,张九龄认为不妥,又因李林甫与边将并无交情,便私下拜访了李林甫,希望他在参赞议事之际,能全力否决这道皇帝諭旨。
张九龄谓李林甫道:「封赏王爵,必待名臣或千古大功,这牛仙客仅仅是一名边将,一晌立了小小军功,怎可遽议封爵?……哥奴,我已联合裴相,要与陛下固争。」
李林甫笑著说:「张大人,我也认同你的想法,这事情我定会全力支持。」然后许诺不悔。
等到早朝,三位宰相进宫面见圣上,到达勤政务本楼,共商机议。
谈到封赏的咨文,张九龄便起而发难,持笏上前,李隆基见他对詔令有异议,皱著眉头,状甚不悦。
「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