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兴致勃勃地研究我带回去的一个数码相机。
外公以我为骄傲,因为我在首都工作,而且他认定我以后会有出息。有一年回家,他就出版王造时著作的事向我拉赞助,说全家老小,只有我才可能做这件事。
王造时是我外公的叔叔,五四时期的学生领袖、救国会领袖、“抗日七君子”之一、教育家、爱国民主志士、无党派政治家和理论家,我上中学的时候,在历史课本中曾读到过他的名字。他是外公终身的偶像,外公跟着张罗了好几年,终于出版了一本王造时的传记,但外公还不满足,想把王造时的著作也结集出版,他认为这些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因为无利可图,出版社方面希望亲属能提供一些赞助。事先我姐已经给我吹了风,外公显然已经把家里所有人都游说过一遍了,他诱惑我说:如果你把这件事情办成了,你的名字也会写进书里,到时候你会因为老外叔公而出名的。我那会儿正好是焦头烂额、恨不能拉赞助赎被子的时候,但我的口气很硬:我可不希望因为别人而出名,我希望老外叔公因为我而被更多的人知道。这句话说得很漂亮,赢得了外公的尊重,他说:好样的,有你老外叔公的风范,他当年和你一样,不入
国民党,也不入共产党,要自立一派。
当时我的话只是一句玩笑,而今我的书要出版了,特别在此提一笔,算是对他老人家的一点交待。
外公出生在1923年,他父亲曾经担任伪县长,站在国军那边,叔叔是民主战士,支持共军。外公解放前在大学里学农,毕业后回县里给安排了一个伪农业部部长的职务,结果没几个月就解放了,从此万劫不复,历次运动没一次躲过去的,等平了反就直接退休了。而他的叔叔也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外公的前半生看起来像一个黑色
幽默,所谓黑色幽默,就是在里面的人痛苦万分,而外面的人看起来特别荒谬可笑。
我爸爸这边的成分是三代贫农,在所有亲戚里,外公的学历最高,所以我和姐姐的教育方向问题都是由外公来抓的,因为不住在一起,外公一直用通信的方式来遥控,在我印象中,我写的第一封信可能就是给外公的,最密集的时候几乎每周一封,在我爸的压迫下,像做作业一样。
外公所有给我们的信都有一个复写版,准备等我们出名以后,当作成功教育的典范出书用,书都编好了,名字叫《苦口妄言——争夺青少年一代书信集》,只是我们都不肖,至今也没有出名到那种程度,令他完成心愿。
对外公的态度分成好几个阶段,起初是盲目崇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