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比。我认为恶心这词正好用来描述这种感觉。爱情当中受侮辱的失望感导致憎恨;友谊当中感受欺凌般的失望让人觉得恶心。我认为,特别是在伴侣之间,搞清楚他们的关系是爱情是友谊还是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在里面起作用,是大有益处的。
“还存在着另一种我们既不能说其是爱情,又不能称其为友谊的紧密联系。我们与某些人的紧密联系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或是共同的利益。那些出于共同信念联系在一起而将自己与其他人有别的群体构成了一个共同体。例如所谓的信仰团体或政治群体等。”
克劳德指出,人们从属于哪个群体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们的思想方式甚至于一辈子的生活方式都会受其影响。
我支持他的看法并补充说:“可能有人会感到很奇怪,属于同一团体的人居然能理解另一群体人的思维方式。”
克劳德补充道:“这就是为什么具有不同思想方式的群体之间常常产生争斗甚至于斩尽杀绝。”
“不是这样,”我打断他的话,“我不是这么看的。生活观念和思想方式的不同会给理解造成困难,但绝不至于导致敌对。如果价值判断上的分歧不致影响安定的生活的话,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基督教、犹太教和穆斯林之间,白人和黑人、禁酒、禁欲的人和食素者之间能够相互启发、补益,相得益彰。很多团体教派里的人,他们不光觉得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甚至觉得自己比别人特殊,更有价值,例如,觉得自己是科学院士、大款、首脑、绿党式的人物,某足球队的球迷、某教派的成员,或是某个民族成员或协会成员等等。
“这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一个宗教信仰团体在处理与其他教派的关系上,一个民族、种族在对待其他民族的做法上都往往表现出其残酷不宽容的一面。”
克劳德插言:“我认为,恐怖分子、新纳粹、英国的光头崽等团体就是典型的这类暴力组织。当他们去捣毁犹太人的财产或是去威胁外国人时,觉得自己显赫一时。”
“在这一点上,您完全正确,”我回答,“我们谈到种族仇恨、反感外国人和憎恨犹太人时,不应该只停留在这判断上,还要去寻根追源。这根源应该说不是在对受害者的仇恨上面,正相反,根源在于暴力者本身的攻击性上面。出于暴力者本身的攻击性,他们想方设法去寻找攻击对象。要是他们还想用道德来伪装自己的行为的话,就先挑衅或是声称自己先遭到了挑衅。”
克劳德的眼睛发亮:“施暴力的人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先挑衅直到形成冲突。希特勒也是这样找理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