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有自我感觉不错的虚荣心和骄傲自大,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失意挫折。而失意挫折产生的不是悲伤就是想打架或是不切实际的希望和疯狂念头。”
“这下你们就看到它的厉害了吧?”我问道,“没有扭曲的自我画面,就不会有犯罪行为,不会有充满仇恨的斗争及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不宽容大度,因此也不会有出于政治或宗教动机而产生的暴力及残杀。我们必须学会体验“我们内心中的和谐法规”。它是我们心中的指南针,给我们指明道路,使我们能够做出正确决定。
“如果我们心中的内圈,也就是说,我们的自尊、自信,内心的自由及满足感和谐地发展了,自然就形成了圆融的、符合现实的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我们就有能力去要求,同时也有能力去放弃。”
柯比沉思了一会儿,她的眼睛看向远方,好像在观察一件事情。她突然开口说:“我原来一直不明白的,现在终于懂得了,我们所说的内心的自由是什么意思。我一定要把自己从所有我自己制造的关于我自己的臆想中解脱出来。我必须要找出那些已经形成的偏见,正是它们将我禁锢住了。我的精神就好像被锁在了一个没有窗户的牢笼里。我必须要把那扭曲的内圈,也就是把那些错误有害的臆想,找出来并彻底根除。我一定要把这个内心的紧箍咒去掉,争取活得自然、本分,犹如我的原始感悟。我只渴望内心的真正的自由。老是把自己放在依附于什么上面的做法我早就够了。”
我说:“这本身已经是很透彻自由的表白了。然而要让自己内心感觉真正地自由起来,需要每天去练习。我们必须能体会,是否能否定自己并做出适当地让步。最主要的是我们要有勇气去实现自己正当的愿望。只有在交涉之中才会有我们的自由,也只有在交涉及其成功之中我们对自己的信心才能增长,这就是自信心。”
我接着说下去:“你们知道吗,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把自己依附于什么,并使自己屈尊在压力束缚之中,尽管他们这样做感觉很不自由很不满意。为什么很多人都需要一个偶像,不是抓住一个护身符就是倾倒于一种教条主义式的意识形态里?为什么他们要屈尊于政治的或宗教的首脑之下,屈尊于一个打坐禅静的师傅之下,这些人对他们的崇信者滥施权力并以其救世之说教控制他们的崇信者。因此很多人将自己托庇于一种精神上的附庸状态中。谁要是不自立,感觉到的不仅仅是不自由,而且还摧毁了自己对自己的信任感。
“我与克瑞斯纳摩提(Kishnamurti)在其最后的有生之年相会,他的一个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