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坚贞。除了她,这个世上没有人更值得信任。
在我出生前的那个乐园,在永恒和轮回之间,在意识和潜意识的夹层,在自然的和谐中,我看到了我自己,或者是我的前世、我的来生,是那样安详地开放着,像既已消失的春天遗落的一朵山野草花,永生在时间的罅隙之间。
生命是艺术的共生体,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没有发现?同样是泥土,有的能变成瓷器,有的能变成砖,有的是烂泥一团,有的变成了灰尘,本该是一抔黄土,怎就有了这许多不同呢?瓷器和瓷器也不相同,就像这本书绝对不是另外一本书的翻版。每个人用不同的语言符号记录自己的语言,表达一种梦幻,一种现实中因为不能实现而不得不去创造的梦幻。梦幻有多美,渴望就有多强,自焚其身的火焰就有多烈,图案就越精美。他们用生命编织借以超越生命的谎言。比如那块耐火砖:历经千锤百炼,你烈火焚烧若等闲,但是,你耐得住一滴水的侵袭吗?那一滴水,或许是你对爱情的期盼,或许是等待的烦乱。在放弃了紧张的成形之后,你是否也会,从肌肤到骨骼地化为灰粒?只有在土崩瓦解的刹那,你才肯承认内心的虚弱?
纷乱,纷乱,只有纷乱。人世间到处都是纷乱。只有我的忧郁症能让我摆脱这一切纷乱,带我走回母亲的子宫。我拒绝出生。
第一部分:割裂的子宫艺术经济
1996年3月27日 晴 艺术经济
我又开始去上班,像以前那样。我不得不集中起所有的注意力来对付这真实存在的、有关于生计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些比创造更富有创造性的东西。它逼迫我更深地深入遐想,然后提取出有悖常理、超越常人想象力的新的创意,再公诸于众,成为人们必须接受、能够接受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自己推进精神症病人的思维,抽出和要求相关的记录下来,然后再从这种病症中全身而退。这不仅需要一个人坚强的定力,更需要进入的迷醉。真正有创意的作品就是这样一种产物,迷醉状态下的病态的展现,艺术就是这样产生的。总是遇到太多不懂艺术的人在搞艺术,他们的作品就像“请认准××××商标,谨防假冒”一样拙劣,褒此贬彼好像就能够证明他们自己的珍贵。还有报刊上那些“软广告”,就像充了水的猪肉,泛滥市场。商家为自己的杰作得意,买家以为占了便宜得意。销售刺激了市场,市场又激活了经济,欲望的每个分子、每个原子都与我们结盟,鼓励我们前进,削弱实力扩张领域:绝不要把艺术看成艺术,绝不要把经济看成经济。艺术是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