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霸权的惟一载体和象征。从以上情况来分析,巴黎音乐学院院长凯鲁比尼当时拒绝李斯特入学,好像就并不那么难以理解了。李斯特被巴黎音乐学院院长凯鲁比尼拒之门外的另一个原因,我想与他的个人的思想情结有关。凯鲁比尼也不是法国人,他年轻时从意大利出发,辗转伦敦,以杰出的才华被命为皇家御前作曲家,后来又到巴黎发展,晚年被委任为巴黎音乐学院院长。凯鲁比尼的思想保守,以反对音乐改革而著称,法国一些音乐新生派的音乐家像柏辽兹和提倡音乐教育改革的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安东尼·黑纱等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他的压制。由此可见,凯鲁比尼毅然拒绝李斯特入学,或者也是在“理解”之中了。
李斯特全家刚到巴黎时,住在巴黎二区的英国旅馆里,英国旅馆坐落于一条叫做杜迈尔的小街上。小街的街口便是举世闻名的报业机构…法国《费加罗》报社总部。费加罗报社的大楼很有特色,灰色的建筑,水银色的玻璃,玻璃窗配上天蓝色窗帘,这种格调在巴黎也很少有。天蓝色的窗帘和水银玻璃相应照,在巴黎整个古老风格的建筑中格外抢眼。杜迈尔街道里面异常安静,此时天正下着小雨,太阳时隐时现。李斯特住过的英国旅馆在小街中部,那是一座与周围建筑风格别无二致的古老房舍:古铜色的大门,门上的青铜把手铄亮可人,门上的雕塑依稀让人能感觉到180多年前的古旧风姿。“英国旅馆”的标牌现在早已荡然无存,旅馆旁边底层是几家卖窗帘和毛毯等装饰用品的店铺。李斯特全家就在这座建筑的门前走出,兴致勃勃的拜会了巴黎音乐学院院长凯鲁比尼先生,又遭到飘泼冷水一样回到巴黎唯一的立脚之地。不知道那时巴黎的天空是否也阴雨绵绵?如果那时也是雨意朦胧的话,那飘落的肯定不是雨,而是泪!上帝对音乐天才李斯特格外庇护,享誉欧洲的钢琴制造商巴斯蒂安·埃拉尔德先生收留了他们,把李斯特一家安排在自己的家里,又将李斯特介绍给巴黎著名的
意大利剧院常任指挥帕埃尔先生,李斯特又随巴黎音乐学院名教授安东尼·黑纱学习对位和配器。不久后,李斯特在巴黎举办了首场音乐会,音乐会轰动了整个巴黎,人们评论李斯特是“莫扎特的灵魂转世”。少年李斯特在巴黎一举成名,不仅征服了巴黎,还将在巴黎所遇到的一切冷遇,举手挥洒间化作了春风拂面,彩霞满天。
英国旅馆的斜对过,就是法国著名钢琴制造商巴斯蒂安·埃拉尔德先生的住处,也是其公司所在地。现今,宽敞的大门墙壁上挂有一块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在这栋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