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凡是想成立一个高规模的特技公司,而有一千五百万的话,谁都能自己组建特技公司。这‘合作’暗中的含义,嘉禾与新艺城都明白,要战还是要合,现在都由他们自己选择。
新艺城成立也已经三年了,不算长也不算短。原本就是由‘九龙建业’在背后支持的。虽然在82年,成绩不太理想,但公司总是一直在盈利。黄百鸣,石天还有麦嘉他们选择的是观望,他们在三年前,只是希望把公司做起来。只是没有想到,发展会如此之快,才短短几年的功夫,就成为了香港三大巨头公司之一了。虽然现在实力在三家公司中最弱,但他们认为自己公司的选题是正确的,最少总能挣钱。
邹文怀的眼神时不时的都会望到一下邵逸夫,当然他也感受到新艺城几个人在观望自己的眼神。
邵逸夫同样也在观望着邹文怀,他知道邹文怀是今天的关键人物,只要他肯屈服,那么其他人就不足为虑了。
邵逸夫与邹文怀可以说既是对手也是朋友,要说他们二人的交情。邵逸夫在邵氏兄弟最排行老六,在而50年代以前,邵逸夫是在南洋经营戏院的,在1958年,邵逸夫回港将邵氏老二邵?人父子改组为兄弟公司,并提拔邹文怀做制片经理,决意在影坛大展拳脚。
当年邵逸夫对邹文怀极为信任,授予先斩后奏大权,而邹文怀确实也不负重托,十二年间恶斗国泰、请回凌波,拍黄梅调、搞武侠片,可谓身经百战,屡立奇功,堪称邵氏第一能臣。
对于志存高远的邹文怀而言,他虽然倍受邵逸夫重用,甚至时常行使老板权力,可惜说到底不过“打工仔”一名,所以离开邵氏是迟早的事。不过,纵然邹文怀存了另起炉灶的心思,如若没有十足的把握、全面的准备,亦绝不敢贸然行事。
邹文怀早在还未脱离邵氏之际,便已暗中筹划妥当,新公司(嘉禾电影公司)资金不仅取得泰国和台湾方面的支持,影片发行亦可透过邵氏的老对头国泰发行到海外(国泰在当年尽管停止制片业务,却依然是拥有一家电影发行及遍布东南亚院线的娱乐大企业)。另外,邹文怀还秘密与日本片方达成协议,计划联合拍摄《独臂刀大战盲侠》,希望借此打响嘉禾征战影坛的第一炮。为了能搞成这部极具商业噱头的“中日大战”,邹文怀撬走了主演《独臂刀》的邵氏头牌男星王羽。
饶是邹文怀自以为做得隐秘,但事隔不久便被邵逸夫得知,随即引起当年轰动一时的影坛纠纷。须知《独臂刀》不仅开启了经久不衰的华语武侠电影潮,亦是香港首部票房破百万的卖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