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片,更是邵氏的金漆招牌。而今邹文怀怂恿王羽盗反邵氏,又明目张胆使用《独臂刀》的故事题材跨国拍片,岂能不令六叔怒发冲冠、气愤填膺?于是,《盲侠大战独臂刀》上映时,邵逸夫便亲自出马,直指嘉禾侵犯版权;邹文怀则沉着应战,以自己和王羽亦曾参与《独臂刀》创作及制片“据理力争”。这场版权纠纷最终甚至闹上法庭,两人更亲自对簿公堂,当场翻脸,并为此花掉上百万的律师费,直至影片映期结束,官司仍未完结!如此一来,邵氏与嘉禾的水火之势已成。
嘉禾公司成立之初,虽得境外资金支持,但毕竟根基尚浅,如无惊人业绩,难保不关门大吉。所幸邹文怀早就抱了艰苦创业的准备,纵然初期惨淡经营,却仍能沉着应对,积极寻求机会。
1970年,在美国影界发展的李小龙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透露如果剧本、片酬合适的话,他愿意回香港发展。消息传开,多家香港电影公司对李小龙发出邀请,但当他提出影片投资不得低于60万以保证制作水准的前提条件时,却又令不少小公司望而止步,真正有意合作的其实只有邵氏和嘉禾两家。李小龙原本对财雄势大的邵氏最有兴趣,孰料邵逸夫早已看准李小龙在好莱坞发展并不得意,当下显出大老板的派头,必须李小龙先行回港,才能安排一切。此举自然惹火了素来心高气傲的李小龙,立即强硬表态,非要邵氏派人到美国和他谈不可,两相较劲之下,合作之事果真作罢。
既然邵氏与李小龙谈崩,邹文怀便得了机会,本来他已派罗维之妻刘亮华作为嘉禾特使去美国拉拢已婚的前邵氏“武侠皇后”郑佩佩加盟,虽然游说不成,却正好乘机当面拜访李小龙。――面对首位越洋过海的港台制片商的热情相邀,李小龙怎能不足感诚意?加之嘉禾给他的片酬是每部7500元美金,并尽量满足他提出的其他要求,李小龙终于口头答应为嘉禾开拍两部电影。
而正是因为李小龙的原因,嘉禾才真正的崛起了。否则嘉禾根本斗不过邵氏电影公司的,那样的话,邵氏早就‘统治’了整个香港的影视行业圈。
邵氏店大欺客,对于演员及导演的苛刻条件,不敌嘉禾的独立制片制度。否则就算嘉禾有李小龙又怎么样,李小龙毕竟在73年就过世了,所以邵氏电影公司在历史上真正走向灭亡的还是在邵逸夫身上。
可如今历史已经改变,邵氏公司的决策者成为了萧凡。邵逸夫已经把精力放在了无线电台上面,邵氏电影公司的道路肯定不会再重复了。
“对于组建香港特技公司,这当然是好事情了。不如由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