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教育局划到了“纪律范围”,大大损害了法律的效力。
这条禁令也被当作“黑色幽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对象。但仔细想想,又让人实在幽默不起来。若不是有“教师奸污猥亵女生”的前提在,又怎么会出来如此荒唐的禁令呢?禁令的对象很明显,从这一点看,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地方,教师奸污猥亵女生可能根本不是偶然而发的恶性事件,如果问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当地教育局的官员们也不可能专门制定“禁令”规范老师们的行为。
常言道“鞭长莫及”,在一些法律意识淡漠的地区,国家的刑法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远在天边”,而地方政府的纪律则“近在眼前”。一些人可能是法盲,不知法,不懂法,但对关乎其利益的地方纪律却能了熟于心。严禁猥亵奸污女生的禁令乍看之下虽然搞笑,但它的身后,又埋藏着沉沉的无奈和悲哀,在当地教育局官员们看来,这是他们保护学生的必须。面对报纸杂志上不断爆出的“教师猥亵强奸学生”的事件,他们不能不采取一些措施,保护辖区内的学生。
可见,要想真正杜绝这样的荒唐禁令,还要从杜绝不良现象做起。就这件事来说,当地政府一方面要为《禁令》检讨,一方面还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严格选拔老师,至于那些披老师衣,行禽兽事的犯罪分子,则一个也不要放过,让他们好好尝尝国法的厉害。
第20部分
孔乙己读《史记》
酒足饭饱之后,假洋鬼子哼着歌,晃晃悠悠地回宿舍来了。
推开宿舍的门,假洋鬼子一眼就看到了仍在闷头苦学的孔乙己,一脸的不屑:“孔乙己,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琢磨那‘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吗?”
孔乙己抬起头,推了推自己的酒瓶盖似的眼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穷吾一生之力也只得一些皮毛罢了!区区一个‘茴’字的写法,何足道哉!”
假洋鬼子抓过孔乙己手中的《史记》:“Oh,my god!都什么年代了,你还看这种出土书呀!像我都读GRE、托福了!难怪你赶不上时代!”
不等孔乙己回答,他又扯扯孔乙己的花白胡子,拉拉他又脏又破的长衫:“你还是这身行头啊,都快成出土文物了,快换换吧!”假洋鬼子拍拍自己身上的皮尔卡丹:“瞅见了吧,就这小意思,才2000!够派吧!”说完,不等孔乙己答话,“书呆子,不与你聊了,我还有个party呢,byebye!”
孔乙己叹了口气:“唉,这都是怎么了?”又埋头看他的《史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