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说拇迓洌毯托虑恢笔嵌扇说拇蟊居?924年前苏联进行民族识别与划界的时候,把东干人正式确定为“东干族”,成为前苏联100多个少数民族之一。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东干人与华夏大地彻底丧失了联系,只是到了20世纪末叶,他们的存在才引起了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第一代东干人扎根楚河平原后,120多年来东干人一直专心种地务农。这期间俄国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东干人的命运也因为这两次战争而改写。第一次战争是1918…1921年的内战,它给东干人带来的是荣誉。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新的国家政权。在大批外国武装干涉军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敌对势力不断发动暴乱,制造流血和饥饿。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动员了一切力量来平息这场内战,当时在哈萨克斯坦地区就曾成立了一支完全由东干人组成的红军骑兵团。这个团由参加过十月革命、当过工人赤卫队长的马三成率领,全团官兵作战勇敢,屡建奇功。1975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为了纪念这位东干人的英雄,特地将营盘村改名为马三成乡,沿用至今。
第二次战争是1941…1945年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它给东干人带来的是伤痛。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的人口损失超过3000万,作为少数民族的东干人也无法躲避这场灾难。陕西村的老人们回忆说,为了补充前线急需的兵员,政府动用了非常手段抓壮丁,甚至KGB的人也参与进来。抓住壮丁后就直接塞进火车拉走,许多人从此杳无音信。当时总人口不到三万的东干族,战死沙场的就将近2000人。万幸的是,法西斯的铁蹄没有踏进中亚地区,东干人的村落在战争中完好无损。
第二部分东边来的人——走访中亚的“陕西村”(2)
今天,东干人已经繁衍到第五代,总数超过12万人,其中陕西籍的人口占60%以上。他们绝大多数生活在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界河——楚河两岸和伊塞克湖畔,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富裕的生活和独距特色的精神文明。
步入营盘村,人们可以立即感受到十足的陕西韵味:所有建筑都沿袭了关中地区的风格,待客的正房里垒着大炕,房檐上还挂着一串串老玉米。最香的饭是“婆姨”们拉出的面条,最受欢迎的娱乐是悠长的秦腔。陕西人特有的“十大怪”习俗在这里被原样保持,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岁时节令等仍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古风。这个大村落的男女老少共一万多人,都靠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