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即菜刀(开餐馆)、皮刀(做皮衣皮包)和剪刀(当裁缝)。这几种生意活动的高度集中使得第11区成为全法中低档服装和皮革制品的批发中心,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第11区政府的官员指责说,瑟丹波宾古社区原来有几十家面包店、咖啡馆、药店等,但都被中国商人买下来变成了服装批发店,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恶劣的影响。但由于商业交易自由受法国宪法保护,他人无权干涉,区政府只能以罢工表示抗议。萨赫区长对新闻媒体表示:本区内的中国服装店还在不断增加,交通、卫生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他已经忍无可忍。他还揭露说,所有这些批发商都来自中国的同一个省,这涉及到由人口贩子参与其中的类似黑社会的组织系统。
萨赫区长的这番讲话在《费加罗报》等主流媒体登出后,在法国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11区的温州商人们也进行了反击。他们聘请了律师,指控区长污蔑华人形象,还抨击区政府企图通过缩小机动车道、频繁查扣违章车辆等方式将华人的服装业挤出去。双方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
王庆亮是第11区的一个温州商人,他还担任着法国华人服装业总商会的会长。这些年来,他亲眼目睹了温州商人在当地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与区政府之间所有的恩恩怨怨。他介绍说,瑟丹波宾古街区有法国最古老的服装市场,最近30多年来一直是个搞服装批发的地方,只不过从前规模、名气都没有现在大。在过去几年里,华人的店铺一下子增加到大约400家,使这个街区在全法国甚至整个欧洲都很有名气。在这些店铺中,有350家都是温州人开的。这个地方道路原本就狭窄,现在又有限制,肯定影响生意。前面的车一停,后边的车就过不来了。王庆亮揣测:“也许政府是出于要保护巴黎环境的考虑,把这些比较密集的、单一的商业市场挤到郊区,不让它们在巴黎市区出现。”
温州商人们认为,虽然这几年法国的经济持续低迷,消费不旺,生意难做,但对他们打击最大的还是11区政府的一些做法。比如,警察一看见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