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他们和缅政府实现了和谈,成为缅甸最重要的地方割据势力。
李自如外表平和,几乎永远在微笑,而传说中,他是战场上的辣手将军,34年戎马生涯中杀人无数。 1956年前李自如出生于中国云南保山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我在小时候读书学习就特别好,我是全校的标兵,我们有六百多个学生,我一直到小学毕业都是全校的标兵。”“文革”中李自如成为红卫兵头领,经受了最初的革命洗礼。“因为当时我们思想还好,我是我们班里的团支部书记。”1969年李自如高中毕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如火如荼,“当时毛老人家还在呢,他跟克钦邦的主席,他们签定了一个协议,就是缅共跟中共的一个协议,毛老人家就答应缅共可以在中国的边境收一部分边民,充实缅共的人民军队。”缅共二十年历史,成百上千中国知青牺牲了青春和生命,李自如是其中的幸运儿和强者,活下来而且拥有了权力。 “我当兵四个月;当班长四个月;当排长六个月;后来就是当副连长,指导员;副教导员,教导员这样……,这样一直升上去;我三十五岁当军区司令。”
对于当年拥戴鲍有祥,李自如有他自己的道理,“鲍总被人称为‘包得拢',只有我们鲍总才能统一的领导佤邦。应该是这样说。只有他才能控制住、拢得住这些人。因为鲍总他有一个优点,他心胸比较宽,什么人他都能够容忍。有人叫他‘理得顺',哪里出了事情 都是他去处理。而且基本上每次都能顺顺利利的给处理掉了。从过去到现在都是这样。”
第二部分佤邦双雄(2)
邦康郊区,有一片古塔林,据说这就是罂粟在东南亚的发源地。100多年前,英国人把罂粟的种子带到这里,在塔林前修建了英式的石门,罂粟也在这里找到适合生长的环境,开始疯狂蔓延。鲍有祥说早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罂粟花的海洋,“这是英国人统治缅甸的时候搞的这个塔。这就是他们的成绩,罂粟。英国人在缅甸有两件事情,一个是它带动了缅甸的经济发展,这是英国好的一方面;它不好的一面就是留下这个大烟籽给我们,我们很不服气这一点。我小时候住的那个寨子就有种鸦片的,有一百多年了。我小时候也种过。那时候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就知道是为了赚钱而已。但那时候家里不吸鸦片,只种。因为我爸爸最恨吸鸦片的人了,他说吸鸦片最丢人,他对我们要求很高的,你不听话,他就砰的一脚,把你踢得扑过去,爸对我们要求很高。以后在我们手上,从我爸爸开始,到你们几个子孙后代,要想办法清理这个大烟,更不能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