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嵊?994年共同创办的,里面住的都是70岁以上无依无靠的老年侨胞。很多老年华侨都住在那里。
81岁的温先生在古巴已经居住了50多年了,其实在这个老人院居住的人,每个都侨居古巴将近50年。这些人,原来都在古巴做些小生意,卖卖杂货,后来的社会主义把所有大小生意都收归公有了。现在这些老华侨住在这里算是退休了。对于温先生来说,这里有的吃,有的住,他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很多人还吃不上啊。
每个月,老人的退休金是古巴币129元,而1美金折合26、27古巴币,所以他们一个月的退休金不足5美金。对于温先生来说,是不够生活的。但是他也接受了这样的命运。曾经他一度想回家乡香港去看一看,但是却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钱凑足盘缠。所以只能在这里有吃有住地活下去,再也不做发达的美梦了,只能每天清茶淡饭度日。温先生只是说:“几十年就这样啦。人生,都是很难的,随便过几年就算了。”
第二部分暮色中的哈瓦那唐人街(4)
这些老人也都想去中国,都想看望他们家里人,能看到家里人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幸福。他们当年到古巴来,都是抱着挣钱的想法,想把钱带回中国,养活在国内的亲人。但结果生活了这么多年,并没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望。很多人不得不留在了古巴,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孤单一人。
在古巴得中国老年人通常都会去老人院,其实在古巴很多人都会这样。因为现在的这个环境,对于很多人来说,找饭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老人们到了老人院,多少会有一个保障。
其实按照一般中国老人的观念是不太喜欢这样的生活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谁会喜欢来到这种地方?在家可以自己做合胃口的饭吃。但是在这里别人做了什么就必须吃什么。
华侨们当初来到古巴,都是想挣钱回中国,组织一个家庭。但人生都不是能这么如愿,那就只能流落在古巴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他们怀念自己的祖国,但是却回不去了。虽然他们在古巴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古巴的生活了,但是这毕竟跟自己的国土不一样。
50年代,最后一批华人移民来到古巴,这当中就包括了蒋家兄弟。当年他们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却不曾想古稀之年依然一无所有。蒋家兄弟至今未婚,大半生相依为命,当中的无奈令人辛酸。
“当时刚刚打完日本,接着又内战,生活很困难。我伯父写信跟我说:‘如果你没办法生活的话,那就来古巴。于是我们就过来了。离开父母,几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