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金字塔,有四千六百年的历史了。它的名字叫胡夫王。但是这个金字塔,它的旁
边还有两个金字塔。三个金字塔的大小不一样,都是家里人,爸爸、儿子、孙子。我们自己在金字塔前,总觉得有一些历史的压迫感。因为它老不倒,而我们一天天岁数变大。所以有一句名言叫历史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确实是这样。这是几千年的法老的东西。现在多少子孙还吃这个东西。所以现在应该还有很多未解开之谜在里面。”
“这个地方叫做开罗的购物中心或者叫做旅游者的购物中心,算是老开罗的一部分。像咱们北京琉璃厂一样。标志就是这个大尖塔。”
“这叫侯赛因清真寺,也是一个叫侯赛因的国王修建的。这个地方有一千年的历史。”
沈大勇常常带着游客游览这些埃及著名的建筑物。在埃及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埃
及的名胜古迹如数家珍。
在埃及人们常说这是离真主最近的地方。一切事情都要靠真主。现在沈大勇常常说‘感谢真主’,都是命运的安排。而十年前,他并不知道真主为自己安排了怎样的命运。
35岁的沈大勇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当初上大学时完全是出于好奇,才选择了学习阿拉伯语:“当时我觉得英文法文自学就可以。那时候从小学就学英文,到高中也差不多有十来年了,所以我想学一个比较奇怪的东西。我好奇心比较强,猎奇心比较强,所以就学了阿拉伯语。”
大学毕业后,沈大勇被分配到华润公司工作。工作没两年,国内就掀起了出国热。沈大勇想,自己是学外语的,出国可以锻炼锻炼,能把自己得专业知识用上。正巧公司要在中东开拓业务,他就抓住了这次机会,赶了个‘出国热’的时髦。
那时候埃及的马路很窄,街上纸屑乱飞,交通也很混乱。尽管埃及并未给沈大勇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毕竟出了国了,他难以压抑的还是初来乍到的兴奋与好奇。
命运让沈大勇来到埃及,而以后发生的变故却出乎他的意料。由于公司业务的收缩,1997年沈大勇被迫下岗回国。当时国内人都难以自保,对海外人员来说,回国以后当然就更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从下岗之前的三个月,到下岗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沈大勇一直都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完全靠自己积蓄来维持生活。“就跟一个小孩一样,一下没有人关心了。心里有深深的失落感,就好像人家把你扔了,抛弃了。那个时候应该算是人生中确实比较困难一段时期。”
失业对于一向随遇而安的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