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陆报纸指责焦志敏是韩国队的“间谍”,为安宰亨提供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情报。
当然,对于焦志敏来说,乒乓球带来的所有欢乐和苦恼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她找到了这里—韩国的汉城,她的避风港,她的幸运地,还有她人生与事业的新起。
第三部分塔坝——恒河三角洲的中国城(1)
在印度,第一大都会加尔各答是一个充满神奇传说、异域色彩纷呈的地方。加尔各答位于恒河三角洲胡格利河以东,靠近蓝色的孟加拉湾,人口超过1000万。尽管圣洁的恒河流到入海口已经堆满了污垢,但在印度人的眼中,这里仍然是一片能产生奇迹和财富的地方。加尔各答是个相对年轻的城市,300多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1690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建立起贸易点,从此加尔各答在欧洲人对印巴次大陆的殖民史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1858~1912年期间成为“英属印度”的首府。在上个世纪初,加尔各答成长为与上海齐名的亚洲商业中心。加尔各答也是印度最国际化的城市,聚居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移民和侨民,这其中就包括了印度最大的华人组群。他们的繁衍生息之地叫塔坝,是加尔各答70多个卫星镇中的一个,总面积大约10平方公里。
中国人移民印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叶,据考证,最早的一个人来自广东省。清朝晚期到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人移民印度的高峰期,在此期间许多人从广东梅县和湖北天门陆续漂洋过海来到印度,其中许多在加尔各答落脚。在华人移民最多的时候,全印度大约有华人5万人。但后来由于种种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大批华人在印度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转而移居他国,使得印度华人总数逐渐减少到目前的大约几千人,其中许多都生活在塔坝这个印度唯一的中国城中。
从外观上看,塔坝就像一个中国南方的小镇,随处可见贴着“福”字的红漆大门和高悬的大红灯笼。春节时分,印度唯一的汉语学校培梅中学的操场就是华人聚会的地方,热闹的气氛绝对不亚于中国乡间的庙会。平时在塔坝常住的华人有大约1000多人,但每逢春节前夕从海外回来过年团圆的能超过万人。塔坝华人99%是广东梅县客家人的后裔。由于印度的水牛皮资源丰富,最早的客家人从家乡带来了中国传统的皮革加工手艺,办起了许多皮革作坊,使塔坝从一片荒凉的沼泽地逐渐发展成一个靠皮革业维系生计的小镇。前后四代华人在这里安居乐业,用100年的时间把塔坝变为全印度的皮革业中心。目前这里每天加工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