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的皮革数量仍占全印度加工量的的五分之一。
叶启炎是一位在塔坝出生的华人。他继承了父亲留给他的皮革工厂,生意规模在当地颇有名气。他介绍说,我们这里的厂房都跟住宅连在一起。进入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后,外来的人往往会闻到一股很臭的味道,还有硫酸的味道,那就是皮革厂的废水气味,不过长期住在这里的华人已经习惯这种味道了。现在皮革生意不好做了,以前最鼎盛时期这一带有250家皮革工厂,现在还剩下100多家,许多以前的皮革工厂都改成了中餐馆。在这种环境中把餐馆开起来是不是令人很奇怪?我都感到奇怪,他们印度人为什么会跑到这边来下馆子。有些客人进到这个地方觉得很臭,一下车就马上冲进餐厅里面去。
塔坝的华人工厂和住宅每家都有一道大铁门,而且还聘请了保安负责晚上的警卫工作,可谓壁垒森严。问其原因,当地华人说是为了安全和防盗。他们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但自己家人与财产的安全却始终是第一位的考虑。把大铁门一关上,就好像在城堡中,就像客家人以前那种围屋。也许是由于历史背景和乡土文化传统的原因,他们不愿意走出自己的生活领域,而是宁愿在这样一个外人看来非常难受的环境里住在一起。在和当地人打交道时似乎也奉行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中国古训,来往不多。因此在印度人眼里,这些聚居华人总带有某种神秘的色彩。以前印度人甚至不感晚上来塔坝,说怕进去了出不来,现在的情况已经好多了。
在华人区的边缘上有一条水沟,这是华人聚居区同印度人聚居区的自然分界线。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两个古老民族的人群终于找到了共同点,能够友好相处。华人的温良恭俭让与印度人的乐观通达使他们最终都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建立起共处共生的关系。在塔坝,华人吃的蔬菜要靠当地的印度人种植,而种蔬菜的种子则是由华人提供的。印度妇女们在卖菜时甚至会用客家话讲价钱。让塔坝华人引以为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