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到你心里真想去的地方,那地方实在太远。
工会和国团委按照往年的习惯,在正月快要结束的时候搞了一个职工艺术作品展览。
这是他们厂的老传统,每年都要搞的。一是因为要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再有就是可以借些机会发放一些奖品,评奖的范围相当宽泛,差不多参与的人都能从工会那里领到奖品或纪念品。还有就是那些退下来的老干部,总要拿出一些晚年才开始研习的书画作品来展览,以昭示夕阳还可以作为。
罗杰先是选了几方篆刻作品参展,又从江华那里要来了一些底片,送了几幅摄影作品,还有在杜雯的鼓励下,勇敢地把自己的书法作品习作也拿出来了。
作品在厂办公楼的门厅展出,那琳琅满目的艺术作品没有好的背景衬托,看上去显得有点乱,鱼目混杂。但是最醒目的还是署名杜雯和罗杰的那幅摄影作品,就是河床上留下醒目的两双脚印的背景的那幅,现在展示出来,取名叫《雪野》。这幅作品看上去有一种淡淡而悠长的意境,显然在放大制作的过程中进行过色调的处理,现在真的让罗杰也感到出色极了。参观的人们对《雪野》好评有加。同时,对另一幅黑白作品《雪的极致》也有更高的评价,因为那上面的江华的笑容太放松了,让人心里有一种舒心的感染。要知道生活在工业城市的人们很难那么放松而自然,还能显出美丽与感人,况且那幅作品的构成要素都显得如此协调。
也是,罗杰毕竟是有艺术功力的,他对艺术的感觉要明显高出别人一大截,反映在他的作品上,是能够让人看出来的。
他的篆刻作品颇有吴昌硕和齐白石的韵味,虽然属于小型习作,也很能吸引人驻足观望欣赏。
倒是他的书法作品,因为有杜雯的巨幅长卷做对比,显得相差太远了,让罗杰看了都想把它从展位上摘下来。
仔细看上去,郭钊的篆刻作品比罗杰的要成熟一些,首先是他有一部分自行创作的作品,已经有了当代篆刻风格的影子,而且数量上占优势,看得出来郭钊是有所专攻。
在摄影作品上,包括李程的风景照片,和车间工人的生产写照,都不能超越罗杰的作品。
江华看了展览以后,也觉得罗杰的摄影作品属于一流的,下来后狠狠地夸赞了罗杰一番。
罗杰说就等着日后评奖吧,能拿不菲的奖品呢。
后面的几天,罗杰就向李程和柳雪打听奖品的设置情况,李程和柳雪说要等评出奖以后才能决定,而评奖时要请市上的专家来,因为他们觉得这次的展出作品质量要好于往年,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