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想借此机会扩大影响,为厂里做宣传造势。
罗杰觉得就是让市上的那些高手们来评点,他的作品也不会被贬到什么程度,他不怕听到不好的评价。
说起来宝鸡市还有几个叫得响的人物。书法界有李子青扛鼎,他的草书在国际上都很有名,他是全国书法家协会的重要人物,在宝鸡艺术界算是大名鼎鼎的。摄影界有全国十杰侯登科,青年新秀邱晓明,这都是闻名全国摄影界的人物。
让这样几位闻名的人物对一个工厂举办的摄影书法作品进行点评,当然是件很荣耀的事。
评奖的那天,罗杰也出席了会议。他坐在那些专家的后面,听他们细说作品的优劣,他想听到一些高超的见解和艺术的理念。
实际上那些专家很谦虚,也很直率。他们首先表示看到基层的艺术活动能搞到这个程度很欣慰,毕竟这些作品都是认真而精致的不像别的厂里搞的活动,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上。
柳雪这时候插话解释,说这个厂里的职工交上来的作品确实很多,他们搞了一些筛选,把一部分作品没有展出,当然,考虑到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基本上是保留了参加人员每人至少一幅作品,好的可以多选,这样就会有一些质量差的被保留下来了,让大家见笑了。
李子青说也不尽然,就是那些比较差的作品也能透出作者对生活和工作的感受,是应当鼓励并赞扬,尤其是书法作品,看上去比古人的基本功差远了,那也能看出来作者的认真和对中国古老艺术传统的崇敬,都是应当被肯定的,他们在工作之余来做这些事本身就应该大肆鼓掌和叫好,他们的精神应当被专业人士所学习。
柳雪表示了感谢,说这些评价以后全给参与者传达下去。
侯登科谈了他对摄影作品的整体印象,他说他感觉上,这些作品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别,许多作品还停留在简单的表现上,这是平时创作实践不够造成的,还有就是对艺术的理解不深,当然这不全是作者的责任,现在全国的摄影界都没有更好地探索出一条适合广大爱好者的创作思路和成型的理论来指导摄影实践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说,实际上摄影作品最后还是拼艺术感觉和人生观。
侯登科没有对那些不太好的摄影作品做批评的表态,他只是指出李程做为一个基层的专业摄影工作者,还是在理论上研习不够,拍出来的作品还是有点表面化,他说纪实也是需要思想的。
最后,侯登科专门点评了罗杰的那幅《雪的极致》。
侯登科说:“我想专门说一说这幅作品。大家看,这上面的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