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鼓励叶秀芳开一家菜店。如今,蔬菜店月收入上千元。
郭斌家中经济紧张,但他从来不为帮助职工吝惜,谁家有困难,只要他知道了,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郭斌不但帮助职工,他还帮助外来民工和其他有困难的人。
私下里,郭斌究竟资助过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楚。
郭斌常对家人说:“我小的时候就是从苦难中过来的,是党培养自己走上了工作岗位,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拿的是国家的工资,这是老百姓流着热汗挣下的。现在有的群众生活比我们困难,要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们。”
在郭斌的遗物中,有一张郭斌亲笔列出的一连危旧住房改造详细计划分配表,上面谁退休后没房子住,谁是新职工,谁的儿子结婚没有住房,谁正准备结婚……一件件记得清清楚楚。
他之所以把老百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因为他明白,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如果老百姓不认可,这个干部也就白当了。
老百姓对郭斌有两种叫法,一个是叫他“郭巴斯”,还有一个就是叫他“老郭”。郭斌深知,这就是老百姓对他的最高奖赏。
“巴斯”在哈萨克族语中是最受尊敬的人的意思。虽然他才49岁,可所有认识他的职工群众和下级,无论长幼,都亲切地叫他“郭巴斯”和“老郭”。大伙儿说,这样叫他亲切,郭斌也喜欢大家这样叫顺耳。他的骨子里,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什么“官”。
得知郭副团长走了,二连老职工郭云华伤心地说,还不如让我这样的人替他走啊!
在二连职工群众眼里,那座简易的水厂在他们心中大得像一片天。
二连的生产生活条件曾经是全团最差的。每年夏天,职工群众饮用的是从庄稼地里流经过的含有化肥、农药等物质的“涝坝水”。由于水质问题,连队各种疾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职工住的全是“干打垒”的危旧住房。
“再让老百姓这样过下去,我们心里不得安宁呐。”通过郭斌向团党委建议,投资40多万元的二连改水工程和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全面实施,他亲自带领工程人员逐项落实。
眼看整个工程就完工了。11月3日,郭斌亲自带着铲车来给二连的职工平整住宅区,一直到中午两点还没吃饭。职工郭云华连着请了两次,郭副团长也不愿去打扰,自己让人买来白菜炒粉条和馒头,就凑合过去了。
职工群众都知道,郭副团长从来不愿给职工群众添麻烦,到基层检查工作,他总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对老百姓有益的事,郭斌一点儿不含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