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郭斌在检查一条道路施工质量时,发现有一小块没达到质量标准,他十分少见地向在场施工的负责人发了火:“你敢糊弄我?糊弄得了老百姓的眼睛吗?团党委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最终,这条道路高质量地完成了。
二连饮水工程和危旧住房改造工程的实施,使连队职工群众彻底告别了吃“涝坝水”的历史,并让他们住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水、暖、电和电视等齐全的红砖房。
有人对郭斌的工作方式持怀疑态度,认为当团级领导干部,在宏观上管理好就行了,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老郭则认为,只要是与老百姓利益有关的事,都不能含糊。
力量源于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郭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与老百姓的血肉联系。
一身清白
比起普通百姓,领导干部会更多地面对诱惑和考验。在领导岗位上真正做到固操守节,承受考验,比常人更难。
“考验”二字,力重千钧。
郭斌经得起考验,因为他对老百姓的利益和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他有着比别人更深层次的理解。
郭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生在四川省西充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因家庭困难,高中末读完便回乡务农。
22岁那年,郭斌从家乡来到边境186团,报名参加了沙尔梁水库施工队伍。由于他在工作中有较强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不到半年,便被聘任为水库施工队队长。
在186团工程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郭斌带领上百名从全国各地招募来的民工战严寒、斗酷暑。历时八年,肩扛手撬,人挑马拉,全面完成了从水库主体至引水渠、龙口泄水渠等工程的建设。
从此,186团人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他及他率领的民工队伍,为186团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186团党委决定,将郭斌分配到团场一连任大田班长,同时将施工队伍人员全部留用分配。郭斌由于表现突出,先后被186团党委任命为副连长、连长、供销科副科长、科长等职,曾连续11次被师、团两级评为先进工作者。
无论是作为掌管年流动资金达三、四千万元的供销科负责人,还是作为主管全团工、交、建和流通行业的主要领导,要想“捞”好处,不须吃、拿、卡、要,就有数不清的人主动送上门来。
郭斌常常告诫下属在廉洁自律上不能干“‘粉条泡进开水里’的事儿,让自己直不起腰来”。他用简单朴实又充满哲理的语言,和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