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馆子上来。巴黎人有种民风,吃一道菜,若是觉得好,一定要把厨子请出来当面赞美一下。我一直很神往。某一次去时,我吃到一道boeuf bourguignonne,味道确实不错,吃得食指大动,连番赞扬。我说,这次一定要请厨子了!某人听得很无语,回我说,其实你就是想试试请厨子这件事罢了。
没错,对于这个厨子年老胖瘦,其实根本不重要。如果出来的是个带着高帽,一髯法须的胖子,我会想,他果真这个样子;如果出来是个瘦子,我便会想,厨师还能这么瘦,太惊奇;如果是个老人,我一定想,经验果真不一般;如果是个年轻人,我内心的独白则会是,少年露锋芒,前途未可量……当然,如果是个女的,那就更赞了,我一定会去求合影拍照片,回头放在我的博客上。那一天,后来出来的是个50岁左右的秃子,我和他握手,他用一种热情的敷衍的态度对我的赞赏表示了谢意,还送了我们一份厨师甜品。我很满足,为此乐了很久,对一众亲友长期的宣扬那家餐厅和那个厨子。
她说的一点没错。厨师是其次,我遇到了这样一个厨师,这才是主题。这种行为没什么合适不合适,高雅或低俗。没体验过的人,如果到了合适的时间,大多数都会想试试。不难理解。C’est la vie。
只是,如果有一天我去了巴黎,做了厨子,如果有人请我,我觉得一要看乎缘分,二要看忽我的心情。就算出于职场需要我出了场,赞扬与否我也不会很放在心上。谁满足了谁,这很难讲。
关于真假:
从巴黎圣母院向南过赛纳河,就是传说中的左岸。临河的,背街的,密密麻麻数百家馆子。这些标榜巴黎左岸的餐厅,说实话,大多是骗游客的地方。这也是我不怎么爱巴黎的一个原因。但是,在几百家挂羊头卖狗肉的馆子中,确实也有很多不错的小餐厅,我们一直都是回头客。我们很乐于把我吃过的好吃的餐厅告诉我那些未去将去巴黎的朋友们,也很乐于提醒他们千万不要去某些家,因为她们实在是在蒙人。
我觉得,这很正常。好的,就是好的,这总是要承认,就像承认那些水货餐厅确实也是水货一样,只是讨论事实。虽然我的直言不讳肯定是导致了一些馆子收入的减少——当然这些收入的减少对那些风风火火开在圣母院对面的水货馆子们其实微不足道,因为总会有许许多多初来乍到的客人并不知道他们那么水而前赴后继——但是,我对我朋友们的爆料应该无关口德或慈悲,我只是不想我认识的人上当。又当然,即使我知道有些馆子很水很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