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绝不会大庭广众站人家门口批判她们。原因有二:1,众口实在难调,就好比有人爱榴莲;2,背地里议论最多算gossip,指着别人鼻子骂,那就是挑衅了,我怕店家拿棍子出来打我。
我从来都不是维护正义的圣斗士星矢,她们更算不上教皇或雅典娜。我本着一介小民的心情,只要讲给我希望她们听到的那群人,就够了。而且,对其中的有些人,即使我当初讲时她们不在场,我反还会专门跑去email人家,就是为了“想”让她们知道。而对于那些曾经的,现在的,将来的,前赴后继的游客们,即使被宰,我也只能说:C’est la vie。我不会觉得悲伤,不也不会觉得惋惜,更不会替他们觉得值或不值,因为,这真是跟我毫无关系的一件事儿,就像生活中的一则街巷逸闻。我不是赛纳河河中央供奉起来的Notre Dame,要替所有迷途羔羊指引方向,所以千万别拜我;我也不是法官,宣判不了什么,懂吗?
关于和网友:
回到馆子上来。巴黎人有种民风,吃一道菜,若是觉得好,一定要把厨子请出来当面赞美一下。我一直很神往。某一次去时,我吃到一道boeuf bourguignonne,味道确实不错,吃得食指大动,连番赞扬。我说,这次一定要请厨子了!某人听得很无语,回我说,其实你就是想试试请厨子这件事罢了。
没错,对于这个厨子年老胖瘦,其实根本不重要。如果出来的是个带着高帽,一髯法须的胖子,我会想,他果真这个样子;如果出来是个瘦子,我便会想,厨师还能这么瘦,太惊奇;如果是个老人,我一定想,经验果真不一般;如果是个年轻人,我内心的独白则会是,少年露锋芒,前途未可量……当然,如果是个女的,那就更赞了,我一定会去求合影拍照片,回头放在我的博客上。那一天,后来出来的是个50岁左右的秃子,我和他握手,他用一种热情的敷衍的态度对我的赞赏表示了谢意,还送了我们一份厨师甜品。我很满足,为此乐了很久,对一众亲友长期的宣扬那家餐厅和那个厨子。
她说的真的没错。厨师是其次,我遇到了这样一个厨师,这才是主题。这种行为没什么合适不合适,高雅或低俗。没体验过的人,如果到了合适的时间,大多数都会想试试。不难理解。C’est la vie。
只是,如果有一天我去了巴黎,做了厨子,如果有人请我,我觉得一要看乎缘分,二要看忽我的心情。就算出于职场需要我出了场,赞扬与否我也不会很放在心上。谁满足了谁,这很难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