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干布的法王殿也在二楼的西南角。里面供有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公主、大臣禄东赞等塑像,也是早期的作品。二三楼之间有班丹拉姆护法神殿,这是大昭寺和整个拉萨城的护法女神。大殿的三楼平时不对外开放,僧人们在这里打坐修行。顶层四座巨大的金顶分别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和17世纪。
转向南墙,第一间佛殿里有数尊欢喜佛。
下一间主殿的墙角边有一个小山羊的塑像。不要奇怪,很多当地人来膜拜它呢!这是为了纪念当时在建寺时山羊搬运沙土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为了感激羊对大昭寺的贡献,大昭寺里不仅给它塑了像,而且涂了金子把它当做神羊一样崇拜。
西往下的佛殿里有拉萨十分出名的一尊强巴佛,据说它掌握着西藏的风调雨顺,每年藏历新年活动结束前要把请出去绕大昭寺一周。
强巴佛殿外面的五位高僧就是萨迦五祖(萨迦派5位法位继承人)。藏族佛教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后来由于实践和方式上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在教派:宁玛、萨迦、格举、格鲁。萨迦派影响最大时曾经统治了整个藏区,也就是萨迦王朝。萨迦王朝五个法王里面最后一个叫八思巴,就是在最右边的一个,是他把藏传佛教文化传给中原,介绍给汉族和蒙古族。后来八思巴双成了蒙古汗王呼必烈的帝师,也就是元朝的国师。他创造了蒙文,并把佛教文化带给了蒙古族。
在转过殿角,和刚才看到的大昭寺修建的壁画紧邻的壁画也一定要看一下,内容是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和公主组织的一个庆典活动,是为了大昭地竣工的开光典礼,实际上一个七世纪传统。据说这样的的佛像全世界只有3尊,分别是释迦牟尼的8岁,12岁和25岁等身像。开始时佛像都在印度。佛祖去世后,佛法开始向东南亚地区传播。8岁等身像由尺尊公主带到西藏的,现存于小昭寺,但是据说由于文革的损坏已经不是很完整了。12岁等身你在南北朝时从印度经海上到了长安。唐朝时文成公主嫁到西藏,佛像作为嫁妆又从长安出发,越过青海一带藏区,用一整整3年的时间,爬山涉水才到达拉萨。而原存于印度的16岁等身像却已在宗教斗争中被深入了印度洋。因此这座12岁等身像拥有无与伦比的尊贵地位。无数佛教徒不远万里从家乡磕长头为到拉萨就是为了一睹这尊佛像尊容。
第十六节
游玩了西藏的美景,竟然不知道原来自己早已经逗留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想着口袋里还有些钱,实在不想太早回去过上工作狂的生活,索性又去了别的地方游玩。直到口袋空空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