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的都是那音色优美的京剧旋律。《铡美案》、《红娘》、《穆桂英挂帅》,一来二去听得柯雷也喜欢听那铿锵的锣鼓点儿,清脆的弦乐和激昂高亢的唱腔。柯雷母亲也喜欢京戏,有时也到老马家一坐,听一听。在家没事儿了常跟柯雷讲京戏的故事,许是母亲从小受苦受欺辱太多的缘故,她特别喜欢包公戏,跟柯雷讲的都是老包的事儿,“狸猫换太子”呀!“蝴蝶梦”呀!柯雷听得有滋有味儿的。
如今,这些老戏都成了封资修的玩艺儿了,收音机里再听不到了。后来,放的就都是样板戏了,厂子开会或节日放映的也都是那几个样板戏的电影。有能听老戏的底儿,样板戏这么频繁地又听又看,柯雷都会唱。
上了两年班,半导体收音机价格也便宜了。今年春节前,柯雷跟母亲商量,拿出了省吃俭用攒的钱,买了个大小比红砖短一点儿宽一点儿的半导体收音机。
买到家后,柯雷和母亲兴奋了一天半宿,自家终于有了个有动静儿的玩艺儿了。柯雷还把收音机贴到聋老爹的耳朵上,想让父亲也听听“戏匣子”里的动静儿。可惜,父亲无奈地摇摇头,喃喃地说:
“只听见一点儿吱啦吱啦的……”然后,喜爱地用粗糙的手摩挲着半导体收音机光滑的塑料外壳。
柯雷大声地跟父亲喊:“这是塑料的!”
父亲先是愣怔着瞅着柯雷晃头,柯雷又趴到他耳边喊了三四句后,他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买来收音机,因为早已没了丰富有趣的节目,除了样板戏就是大块儿的文章。新鲜没几天就对它没多大劲儿了。
好在柯雷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看书、吹笛子、拉二胡。
傍晚,柯雷下了班回到家,在母亲做好饭之前,就操起竹笛或二胡吹一段拉一段。每当这时,从柯雷家的后窗就飘出了悠扬的笛声和优美的胡琴声。柯雷一天的劳累和郁闷,仿佛随着这笛声和琴声消散而去。
笛声和琴声传远不传近,离远了才好听。从柯雷家的窗户飘出来,弥漫在红楼后面与商学院教学楼之间宽阔的空间里。这片空间的中间是条东西走向的土路,南侧有木板条栅栏的商学院院墙,院墙与学院白色的教学主楼及并列的三幢红色的学生宿舍楼之间,是一条茂密的林带。北侧土路与红楼之间,是红楼里的住户用俗称“刺滚儿”的铁蒺藜围起的一块一块的菜园地。这些菜园地里分散着几棵高大茂密的杨树,杨树头高低错落,在红楼的四层楼的窗前摇曳。风过时,吹拂的杨树叶发出有质感的哗哗啦啦的响声。
柯雷奏出的笛声和琴声,流泻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