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实验室的公司就更是凤毛麟角了。那些投资于纯学术性研究的公司都抱有这样一个单纯的目的:实验室肥沃的土壤培育出来的创新成果能够有朝一日为公司架设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作为公司在这个高度动荡的产业变幻莫测的洪流中的一条安全通道。当然还会期待中大奖的幸运:从理论上讲,纯学术性研究允许大幅度的进步。在这个进步中也许就蕴藏着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为公司赚取上千亿美元的机会。这当然是一个大家都不会讲明的纯学术性研究的目的。但是,公司至少可以抱有这样的梦想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DEC是信息技术产业中少数几家进行长期性学术研究的大企业之一。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设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最重要的Western实验室就提供了这样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这就是被称为AltaVista的搜索客户程序。
施乐公司也许会被指责自毁前程3,因为众所周知,施乐的PARC研究实验室发明了个人电脑和图形用户界面,可是它却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眼睁睁地看着苹果,IBM和微软共建个人电脑的宏图伟业。来简单地了解一下AltaVista的历史,你就知道施乐绝非唯一一家错失良机的公司。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特网生根发芽之后,信息技术行业内部规律性的大起大落,以及兴衰更迭的脚步都明显加快了。然而,AltaVista还是有理由受到特别的关注。借用现在的业界格局来说明,AltaVista就是它那个时代的Google。在1996年,它可以说得上是最受欢迎的网络产品品牌。当代搜索行业许多的创新和机遇在它身上已经初现端倪,其中包括自动翻译,影音文件查询以及搜索结果群集技术。作为一个业务部门,AltaVista曾经在短短三年内,在不同的东家的管辖之下,三次试图上市,却三次都失败了。也许AltaVista的故事中最具教育性意义的部分是将它开发出来的DEC公司的兴衰起伏。这家公司在其最初的经营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最后却一败涂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管理层墨守陈规,总是拘泥于过去的成功经验,不肯因时而动。
第11节:莫尼尔描绘互联网1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莫尼尔描绘互联网
尽管对于AltaVista这个创意的所有权有许多争议,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路易斯·莫尼尔才是那个把它从概念变成可操作的编码的人。讽刺的是,他是从施乐的PARC实验室转到Western实验室的。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