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易垄断一笔生意了。信息比地上的人跑得快。不需要到过现场,只要根据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信息就可以做成生意了。〃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发达国家几乎每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行业中,从旅游业到零售业,银行业到娱乐业。搜索已经成为商业活动的新界面。
第45节:问题迫在眉睫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问题迫在眉睫
不过,搜索经济并非只有积极乐观的阳光面。因为搜索是一种创新的、相对比较年轻的经营模式,它在几个不同的方面挑战了商业运作的边界。而这种挑战在商标法领域尤为明显。
我们来看看一家叫做美国窗帘和壁纸工厂(AmericanBlindsandWallpaperFactory)的公司同Google的法律纠纷。这家公司专门经营室内装修产品,通过生产销售遮光窗帘、壁纸这些东西成为了一家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当搜索经济繁荣起来之后,从Google引入他们网站的访问流量中,美国窗帘(AmericanBlinds)赚到了一大笔钱。它很快调整了它的经营模式,把它的网站改造成了一站式的商店,接待那些想要重新装修自己的房子的潜在顾客。它甚至还给它的网站名字AmericanBlindsAndWallpaperFactory。,和另外一个更容易记住的名字decoratdtoday。注册了商标。另外,这家公司还从Adwords上购买了一些通用的像〃窗帘〃这些词的广告还有以公司的商标为基础的〃美国窗帘〃。
但是2003年初,美国窗帘公司发现尽管自己拥有〃美国窗帘〃的商标,但是却不拥有GoogleAdWords服务上这个搜索项的市场。竞争对手们霸占以公司的商标作为关键词的AdWords广告位(他们通过出更高的价格得到了它),因此,当顾客在Google搜索界面输入〃美国窗帘〃,他们会看到JustBlinds。公司和SelectBlinds这些公司的广告。
公司联络了Google,试图使搜索引擎禁止它的竞争对手们购买同美国窗帘公司的商标有关的搜索项广告。一开始,Google同意停止这样的做法,至少是不再出售确实是商标原文的搜索项。但是,Google拒绝对那些它认为比较一般性的搜索项,包括〃美国窗帘〃,采取同样措施。
同商标有关的纠纷不仅牵扯到这一家公司,类似的案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20世纪90年代,花花公子公司就曾经因为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