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以见性明心,截取天道之一线生机。
大教已立,就得收录弟子,传下道统,才好促进本教迅速发展,吸取天地间的气运。三清毕竟是道祖亲传弟子,因此慕名而来拜师学道者,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只是三清各自的教义不同,因此在收弟子方面也就显出了大不同来,此举更是为三兄弟自此不光是分家且是走向决裂埋下了隐患。
老子修的是无为清净,对外声称是不肯收徒,只有女娲不相信,从他后来所收的那唯一一位弟子玄都来看,估计洪荒之中象他那样的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么一位。大约是他的太清上法也需要人传承,最后不得已才收了这么一个。
说起这玄都还真是一个有大毅力的人,据说他拜师极为特别,相信凡大山必有大能,故每遇一座大山,便跪地三月,若三月之后无师收他,他方再去寻找下一座大山。想想老子炼丹炉前一站千年,教徒弟皆任由其自身苦悟,没出人命就算是好的了。这么闷的老师原也只配这么个徒弟,不然也是要误人子弟的。
元始立阐教,择徒极严:资质不佳者、品行不佳者、福缘不深厚者、、、、、、皆作不得他弟子,以致于几百年过去了,入他法眼的也不过十三位。这十三位俱是先天道体,心性坚韧之辈,其中一位叫燃灯道人的却又与他无师徒之缘,不得已只得让他做了阐教的副教主。另十二位则被元始收为入室弟子,后人皆称为阐教十二金仙的便是。这十二位金仙即为广成子、云中子、赤精子、普贤真人、太乙真人、玉鼎真人、灵宝大法师、通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慈航道人。至于那些先天条件还算不错的,元始虽未收入门下,但这些人也不管不顾依旧留在不周山及其外围修行的,因皆听过元始讲课,又以阐教为宗门,对元始执师礼的,逐之再三不去的,只好交由燃灯道人管理,也算是不是弟子的弟子,算是解了元始的困境。真服了老子师兄也不知他是如何抗住那如潮的拜师队伍的。
后十二金仙开山立府,这些人中也有跟了去的,变成弟子的弟子的,也大有人在,算是曲线入了阐教,也不去说他。从中也可看出道心坚定四个字说起容易,做起来确实不易的事实。
通天立截教与两位师兄却大相径庭,只要是有向道之心,愿拜在其门下,几乎是来者不拒,一时之间,门庭若市,他自己还要到处张扬称是万仙来朝。
老君听说只是摇摇头表示不能理解,元始听说少不得见面总要训他几句。以前做小弟弟时,你训训他也就罢了,现在他可是大教主哦,通天便免不了还要反唇相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