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革命,新军之中有很多人都是命志士,武昌起义的时候就是新军挑大梁,对于安徽同盟会的起义活动他真不清楚,但要说起我党我军的革命史,他到是能如数说出。“唉,该死的国民革命。”杨洪森心里这么想着。
安徽是发生了起义活动,可是发生的什么时间,相关的人物,结果如何他一概不知。他摸了摸小平头,吸了一口凉气,就凭他这个脑袋瓜子去投军,那可要买一条辫子,而且旧社会保甲森严,他一个外来人口,能说投军就能投的吗,又不是被招安的土匪。想到这里杨洪森叹了一口气,“投军,到是一条出路,可惜……”
张二喜一听杨洪森想投军,心里暗喜,其实他也有投军的意思,毕竟自己哥哥就在军中,自己过去的话定不会吃亏,“杨师傅,你要是投军算我一个。”
“你们投军到也简单,只怕我没有哪里容易。”
“有什么难的?”张二喜疑惑的看着杨洪森。
“我不是本地人啊!”
张二喜大笑起来,“这有何难,我爹是村长,由他做保便可,到时就说你是我湖北的堂兄,家中受了灾来投靠我们的不就得了。”
杨洪森心中暗道,这小子脑子不错,上路子“也好,这次要劳烦你爹了。”
张二喜,“小事一桩”。
在张善仁一手操作下,杨洪森入了张氏的族谱,改了名字叫张宝森,杨洪森自此就算是光绪朝的在编臣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一去不复返。
1911年辛亥革命最终将结束清王朝的统治,而此刻离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还有五年的时间。杨洪森没有想到自己也有机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不过他并不打算去安徽投军,而去回到湖北参加那场烘烘烈烈地革命运动,说不定能有机会放第一枪。
张善仁对杨洪森离开并不感到惊讶,不过看到杨洪森好像有一点出神,便上前问道,“杨先生,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
“我准备先去省城差一点事干。”杨洪森也想现在就去湖北,但是自己大钱一个没有,决定先到省城打工挣点路费这样便可会湖北老家。
张善仁轻叹了一口气,“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杨洪森没有接他的话茬,他能说什么,安慰这位老村长,还是说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有多么美好呢。
听说杨洪森要走,张二喜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师傅,你真的要走?”
杨洪森点了点头。
“你是去投军吗?”
杨洪森点了点头。
“爹,我和堂兄一起去投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