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森暗道,我的确是去投军,可是兄弟我是准备去湖北投军地。
张善仁本没有将二喜留在身边的意思,现在村子里的情况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像张二喜这样的大小伙子,年轻又有气力,留在这里村里也不是个事,到省城谋个差事,那里有他大哥大喜,张善仁心里也比较踏实,再者说还有一个杨洪森一起他就更放心了。
张善仁放下杆烟道,“当兵吃粮,总比在村里饿死强。宝森,这二喜以后就托给你了。”
杨洪森只好应承了下来,“放心吧张叔,能投成军自然是好,不成就在省城谋上一份差事,以后还少了麻烦你老人爷。”张善仁笑着又吸起了他的杆烟。
数日后,打点好行装,临行之前张善仁塞给杨洪森一团布包。
江边上村里听说杨洪森要去省城都纷纷来送行,杨洪森与岸上的村民依依惜别。坐在舢舨上的杨洪森从怀里取出那个一小团包裹,让他没有想的是这里面竟然放着两块鲜亮的银元,看着岸边上久久没有离去的村民,他使劲地挥舞着他的大手,跟乡亲们道别。
第四章 加油!自我鼓励一下
两个人,两块银元,去湖北投新军。杨洪森脑子稍微那么意淫了一下,便放弃了这一壮举。
可能有同志能骑单车游遍全国,有的人可以步行创天下,但是他,杨洪森自认为没有这份本领。
目前清政府计划在全国编练陆军常备军三十六镇,安徽省计划编练一镇,安徽实际只暂编了一协新军,镇、协相当于后来的师和旅。总之,杨洪森错过了时间他暂时当不了兵。当不当兵对杨洪森并不重要,实际上回不回老家也不太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找份工作。
两个大活人难道还找不到工作,还真别说,杨洪森还真没有找到工作,二喜在码头当起了苦力,反正他年轻有的是力气。可杨洪森不同,他是拥有大学专科文凭的高端人才,非二喜这个文盲可比,当然要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他在安庆城内转了大半天,即没有人才市场,也没有看到招聘广告,他只好放下身段,沿街打听那家商铺是否需要伙计。
“请问,你们店铺要不要伙计。”杨洪森每次还没有说完,就窜出几位伙计,“滚,滚,滚,找活到别的地方去,没看见我们这里做卖买。”几趟下来,杨洪森可是憋了一肚子气。到中午的时候,肚子着实饿的紧,两块银元攥在手中半天,还是将裤腰带狠狠的勒了二下。七转八转的杨洪森最后在一家汪记米铺门口看到招伙计的告示。连忙走了上去。
杨洪森说,“敢问,这里是不是招伙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