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佛”的行动,除了少数古寺之外,下旨强行拆毁了上千所寺庙,融化佛像铸为兵器,并勒令僧人还俗。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如此不近人情的做法,而世宗答曰:“平定乱世乃千秋的功业。佛家曾谓:如有益于世人,手眼尚且可以布施,区区铜像又何足道!”众人哑然。 2。 后周的都城大梁由于人口迅速增长、房屋过于密集,已经存在许多的隐患——不仅火灾发生频率上升,而且民宅侵入官道,致使车马无法通行(就是说违章建筑太多)。 显德四年,柴荣下诏,将都城内所有违章建筑全部强迫拆毁,并且将城内所有的坟墓迁往城外重新安葬,让死人为活人腾出地方。当然,这种做法更加遭到了人的非议和唾骂,然而在听到大臣如实禀告民间的怨言后,柴荣微微苦笑,回答:“朕如何会不知这样会遭来万民的怨言?只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这样的事情总得有人来做——现在你们都认为没必要这样扰民,但是这种做法的好处你们会在几十年以后看到……那么不妨让朕来做一个植树者,所有的非议由朕来承担,让后人来乘凉吧!”
果然,日后赵匡胤统一天下后,考虑到大梁已经经过改造,可以担当起一个国家的首都的责任,所以并没有大兴土木地建立新都城,而继续沿用了下去,只是改名为开封。
(恩……想来,我喜欢周世宗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他是个出色的规划设计师、也算是我的同行吧?'笑……')
3。 史书上(《资治通鉴》和《五代史》)上还曾经提到:有一次后周曾想派兵从水路进攻南唐,然而有从长江到淮河之间一段河道无法疏通,负责人禀告说由于长江水位高于淮水,一旦掘通必然倒灌,所以无法安全施工。世宗阅毕,亲自前去观看,几日后传下手谕,竟然有详细的施工方法,匠人依法施行,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周军得以出征。 (由此看来,世宗的才华可谓令人惊叹,只是这样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未必有些太过了。其实柴荣“事必躬亲”的做法是出了名的,很多大臣上书劝导,然,柴荣还是喜欢绕过下属直接过问政事。)
(世宗死的时候才38岁,有人就说他的早死是因为做过以上一些不近人情的事,受到了上天的诅咒而折了寿——然而,我却认为,真正杀死他的,只是他事必躬亲的作风而已。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呢?如此事无巨细地过问,心力难免有一天会耗尽的——就如同诸葛亮一样!)
●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打破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在得到南唐淮北之地,毅然麾师北上,直指契丹,旨在夺回燕云十六州。后世的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