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凡是大宋的历代皇帝,在祭祀时必须要在誓碑前下跪,并默诵碑上的誓言,世世代代,不得违抗。
但是几百年以后,在金兵攻破开封府后,誓碑上的内容才为世间所知。誓碑上只有几行字:“不准杀士大夫上书言事者;
“凡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即使有谋逆大罪,亦不可株连全族,只可于牢中赐死,不可杀戮于市。
“不遵此训者,吾必不佑之!”
果然,世代的大宋皇帝遵守了赵匡胤的誓约,柴氏子孙得到了很好的照应,并没有出现一般朝代常有的屠杀上一代皇室全族的惨剧。(其实,在里的”小旋风”柴进,就是柴氏后人。他在他的府中收留过不少梁山好汉,就是仗着宋太祖赐给的”丹书铁券”——即免死金牌。)
当然,赵匡胤的这一做法也是很高明的,不仅安抚了前王朝的皇室,也对天下百姓显示了自己的心胸气度。难怪田中先生给了他”非常贤明”的评价。
周世宗柴荣生平二三事
宋太祖赵匡胤的事迹为人所知的比较多,然而,在这里我却要介绍一下不大为人熟悉的周世宗柴荣。
周世宗柴荣(921…959), 出生卑微,仅仅因为他的姑母嫁给了后来成了枢密使的郭威,才步入了权力中心。他15岁加入军队,24岁拜将,33岁称帝,然而在位仅仅七年便病逝。在其在位期间,他的英明远识与壮志雄心令人赞叹,史称”五代第一明君”。
● 公元955年,柴荣派赵匡胤率军进攻南唐,由于南唐守将刘仁蟾死守,寿州城久攻不下,周军围城达一年之久,多次击退城外的南唐援军。刘仁蟾知寿州不可守,忧急交加而中风。其部下与儿子将其抬出城外投降周军,柴荣表彰了刘的赤胆忠心并给予弥留中的他以高官。显然,这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
● 公元957年,柴荣与赵匡胤联袂出征南唐,在攻打楚州时,南唐守将张彦卿誓死不降,而且手刃了想要投降的儿子,诸将感泣。周军轰塌城墙进入,然而张彦卿率军巷战至死,手下将士为其所感,皆战死,无一生降。此一役,周军死伤惨重。柴荣怒而屠城,以戒天下敢于与周军拼到玉石俱焚者。
● 公元956…957年间,柴荣在发动对外战争的同时着手进行国家内部的一系列改革:
1。 首先,考虑到佛教当时在民间广为流行,而许多人为了逃避兵役纷纷“出家”,大量的金属被用来铸造佛像,以至于军队里的兵源不足且军械制造无法得到充足的原料供应。面对这种情况,周世宗不惜进行了被万世咒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