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第二。侠客行的作者至少是达到了超越武学的境界,否则不会出现以武学境界无法破解其秘密的情况,至于他是达到了本来超越的境界还是渐进的超越境界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他不会低于王重阳的境界,至少是第二,第一也有可能。六脉神剑经是天龙寺的镇寺之宝,慕容博更将易筋经和六脉神剑经推崇为武学中两大至高无上的瑰宝。易筋经是中原佛门武功的总法门,而六脉神剑经则是大理佛门武功乃至整个大理武学的总根本。当然必须要明白:易筋经是武学的绝顶,为第七重境界之颠峰,但这决不意味着祖师的境界就是第七重,因为祖师早就超越了武学而将武学作为明心见性的方便法门。根据同样的道理,六脉神剑是第七重境界之上乘,但六脉神剑经的作者乃得道高僧,也是将武学作为明心见性的方便法门。与祖师之间也许只有渐修与顿悟之别了。
绝顶高手分为三大集团:其上乘境界包括祖师,也许还有侠客行的作者,他们在第九重境界。其中乘境界包括王重阳、张三丰、无名老僧和逍遥派祖师,可能还有九阳真经的作者,六脉神剑经的作者,他们在第八重境界。其下乘境界包括黄裳、谢晓峰,他们本来在第七重境界,最终都踏入第八重境界。我们把见到武学的本性作为绝顶高手的入围资格线,也就是说,绝顶高手都是武学修为已经达到最高境界而觉悟到武学的本性者。什么是武学的本性?就是真武的境界,神武的境界,“神武不杀”,武学达到最真实的境界,不是以杀人而是以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也就是普度众生,已经达到大慈大悲的伟大境界。普度众生的意思就是使一切众生自我觉悟,自我救度,自我超越一切众生生死之相、生死之执、生死之苦,使一切众生都达到、回复到无生、永恒、真实、自由、极乐的本来境界,这就叫脱离生死苦海,即《金刚经》刚开篇时佛祖所说的“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要达到这种境界,最本质的前提就是破除武学障或本来就没有武学障。有武学障的人,因为还局限在武学之中,所以不可能将武学的境界发挥到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