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而来呢?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林爽文领导的台湾天地会大起义迅速攻陷了彰化县城。二十九日,与林爽文相识并曾充当彰化县快役的杨咏参加了起义队伍,并封为副元帅。十二月二日,杨咏等人在清军反扑彰化的战斗中不幸被俘。杨咏经过刑讯之后交代:“这天地会是五十年十二月里,有漳州平和县人庄烟即严烟过台湾来兴起的。小的们听得严烟说及起会的根源,是广东有个姓洪的和尚,叫洪二房,同一个姓朱的人起的。洪二房和尚居住后溪凤花亭,不知是何府何县地方。那姓朱的年才十五、六岁,不知叫什么名字,也不知住在哪里。”'82'这是清政府最早查到的关于天地会创始人的线索。当时,清廷如获至宝,立即传谕两广总督究明供洪二房和尚下落。后来,抓获严烟,从他口供中进一步得到了关于所谓洪二房和尚的含义。据供:“同会所称洪二房和尚,并非实有其人,乃暗隐朱、李二姓及万和尚的总称。”'83'因为天地会是“从前有个朱姓、李姓同起的。”“他们两家传下一个洪字暗号,所以叫作洪二房。”'84'其实,杨咏和严烟提到的“洪二房和尚”,就是天地会历史传说中结盟起会的少林寺劫余五僧中的二房祖。按照严烟在这里的说法,当时天地会内部所称“洪二房和尚”不过是虚捏假名。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冬,当清政府拿获严烟所称在广东传会的万和尚涂喜(提喜)之子行义后,又发现提喜称“洪二和尚”。行义供称:“伊师父提喜,即系父亲,因乳名洪,排行第二,故多称为洪二和尚,已于四十四年身故。”'85'行义还交代,他的父亲就是他的师傅,并且在世之日,“曾教过三指诀”。但目的“原为诓骗银钱,并无别故。”甚至说“亦未传与别人”'86'。当时清政府已经掌握了提喜传授天地会的不少重要事实,而行义却把问题说得如此简单,甚至称他父亲“并未纠人入会”,就连清高宗也认为“断无此理”,“所供未尽确实”,“更为狡展”'87'。显然,行义没有把天地会的核心机密说出去。至于他关于万提喜所以称“洪二和尚”的解释,显然也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