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个说:“幸好还有一坛,主子没有白来。”
另一个却说:“可惜,只有这一坛了。”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夏日,夜凉如水,雍州城南三十里外,一座普普通通的草房中,传来婴儿洪亮的啼哭声。
“恭喜主子,是一位千金。”小厮麻利地帮孩子洗了澡包好,抱到床前。
床上躺了一位青年,挣扎着坐起来接过孩子,摸摸她滑嫩的小脸,颊上现出柔柔的笑意。
“主子,给小姐取个名字吧。”
“让我想想。”青年转头看向窗子,可是为免受风,窗子早已关得严严实实。他目不转睛地看着,仿佛视线能透过薄薄的窗纸,看见外面的合欢树,看见树上团团簇簇的红色花朵。
过了许久,他才慢慢吟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注1)李太白的诗当真不错,这个孩子,就叫红艳好了。”
接下来的日子甚是平静,直到轩辕惊雷暴病而亡,襁褓中的太子继位,当即尊皇后王氏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太后倚仗父兄,大权立刻落到外戚手中。
新皇登基不久,便顺应民意为何噙香平反,以其功勋卓著而无辜受戮,追封为武宁王,建衣冠冢,赏赐无数。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武宁王的事迹,甚至有人说他本是神仙下凡,佑我天朝国祚,大事既定,已返天庭。
旁边的少年眼睛亮亮的,问道:“大胡子,这话当真么?”
大汉拍着胸脯道:“嘿,我老费说话,岂有不真之理!我当年跟着武宁王打仗,刀山都闯过,那般模样,那般法力,啧啧,不是神仙是什么!”
此言一出,整个酒馆的人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起当时的情形,帮忙付账也在所不惜。
更有善男信女,纷纷为武宁王建祠立庙,塑了神像祷告,求他保佑。根据老兵们的描述,武宁王像总是身着红衣、手抱箜篌、眉目含笑、体态妖娆,见者无不倾倒,奉为天人,诚心礼拜。据说,这武宁王心怀仁爱,广结善缘,但有所求,无不应验。
金风送爽,又到了秋天,通往雍州的路上,走来一位风尘仆仆的少年。时值正午,他口渴难耐,忽见前方有户人家,欣喜地加快了脚步。
开门的是个青年,一身普通绿衫掩不住丰神如玉,全不似山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