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那山上应该有一座古庙,或者宝塔之类的建筑。吴父也证实山上确实有座古寺。
得知他们打算进山里的古庙,吴父自己因为要照料吴仪和打理家务不便带他们去,便从隔壁邻居那儿找来一位十多岁的少年为他们带路。
这位少年名叫吴有泉,吴父叫他阿泉。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话不多,一路上只有遇到比较危险的地方才开口提醒三人。
这座山就在村子的北面,奇峰俊伟怪石横道,其上是成片的树林。古寺建在接近山顶的地方,从下面看只能看到一点飞檐,进山之路十分荒凉,阿泉带着他们沿着一条从山顶流下的小溪前行。沿途都是枯败的草木,踩上去劈啪直响。
四人里徐涛的体力最好,他和阿泉二人走在最前面。杨甫承次之,陈清垫后。
穿过森林,四人沿着石阶往上走入古刹的山门。这座古寺十分残旧,前院内铺设的青石板大多已经剥蚀殆尽露出下面的泥土,院内有几颗古松。主要的建筑也只剩一座保存不甚完好的大雄宝殿,虽然修补过后不似原来的气派,但也可从端倪处看出当初的宏伟。
大殿朱门敞开,门上的朱漆失了原有的光彩。殿内有隐隐的木鱼声传来,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僧在坐禅诵经。阿泉走过门槛,似乎认识这位长老,上前去与他用本地化攀谈。杨甫承三人也随后进入,大殿正中的佛坛上摆着高大雄伟的如来金身像,宝相庄严光华夺目与年久破败的古寺形成对比。
经过阿泉的引荐,杨甫承等人向长老表明来意。与长老交谈后才知道这座古庙始建于宋朝,由当时临安的一位大善人出资修建。虽然香火不旺,但也修补补延续至今,目前寺内只余下五位老僧,只怕这也是最后一代了。
陈清再一次拿出宝函的照片给长老看,长老却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杨甫承问长老有无听过关于寺内有关地宫的传说?长老也说不知。
之后他们在古寺内外查探,当走到后院处,发现那边的院墙已经塌了,外面是一片荒地枯萎的秋草覆盖其上,应该是古寺之前各种庙堂的地基。靠近山边上有一残破的堵矮墙,矮墙之下铺了很大的石板,中间似乎有个洞。
杨甫承似乎想到什么走到那墙下去仔细查看。
徐涛问:“这个洞是干什么的?”
长老说:“是山下村民的地窖,把一些东西储存在里面?”
一会儿,杨甫承忽然击掌,用手在那堵墙上上下比划,一脸兴奋的问:“这上面以前是不是有一座塔?”
“对的!”
“那这个地窖是村民们挖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