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没有落下,胤禛面色沉肃,终是冷着脸落了笔,面色也渐渐变得诡异,慢慢的牵出一个冷笑来。
******
“陈瑾真是这么说的?”赵匡胤表情玩味的看着底下一身浓黑的人,平淡的语气听不出喜怒。黑衣人跪在地上应了声是。
赵匡胤脸上的笑容更为畅快,语气愉悦的轻声道:“朕这位状元郎真的很贴心啊,是不是?”黑衣人没有回答,只是头更低的垂了下去。
赵匡胤懒洋洋的打发了黑衣人,很好心情的看向窗外的弦月,自语道:“李煜还是应禛,明日朕便能知道了。应禛,你最好只是应禛,莫要让朕失望才是……”
只是到底此人不是应禛更令他失望,还是此人不是李煜更令他失望,连赵匡胤自己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推行新政势在必行,而他需要的不是一遇到阻力就退缩的李煜,而是一个手腕强硬,敢直面风雨的能臣!
他的探花郎到底是龙还是虫,就看明日了。
*****
第二日早朝气氛严肃,当天将决定陛下是否会推行新政,这与在列的大臣们都有着莫大的关联,因此人人神情沉肃,浑身紧绷,就等着官家开口用强硬的理由反驳回去。
胤禛刚走进紫宸殿便感受到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暗自冷笑了阵,胤禛站在队列里看着后脚便到的赵匡胤,与其他的大臣一起山呼万岁。
赵匡胤喊了平身,果然没有多话的就提到了胤禛的提案,最后却是没有直接说做不做,而是将目光调到了重臣之间,漫不经心的问了句:“各位卿家认为此提案是否可行?”
赵匡胤话音刚落,就有大臣站出来反对,胤禛仔细看去,是礼部侍郎苏宣,他一开嘴便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从汉之昌隆讲到唐之盛世,洋洋洒洒满口锦绣,中心思想不过是探花郎到底太过年轻,做事想问题缺乏经验,且刚刚上任根本不了解国情,还请官家三思云云。
胤禛听的好笑,说他不了解国情,说他不会办事,好歹他也当了十三年皇帝,这些个臣子们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岂会不知?无非是怎样拉帮结派,保持自己的利益,怎样打压异己,怎样揣测圣意……
胤禛正想的起劲,那边赵匡胤却是把火直接引到了胤禛身上:“应卿家,这提案是你写的,其中的利弊朕记得朕让你和陈卿一起研究过,不如现在将你们昨日研究的成果和各位卿家好好交流交流?”
胤禛暗自警醒,赵匡胤终于来了,想了想昨日便决定的计策,此时也不慌,看了看前面已经站出队列,正一脸微笑的看着自己的陈瑾,再看看龙椅上一脸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