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罢了。
这一切保尔都写在一封封信上,寄到了列宁格勒。他寄出第一封信的时候还有些犹疑和忐忑,不过等收到伊万的回信后,他很快就发现这是个相当好的交流方式。于是两人的信件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频繁地往来,在保尔家里积起了厚厚一摞。似乎纸笔能让所有的交流心平气和,伊万那些与他相悖的观点,保尔也越来越能接受、并且认真对待了。
不过只有一件事,他不是很能有所体会。伊万在好几次的信件中都告诉他:“警惕阿尔弗雷德借做生意机会在东欧各国之间游走,宣传所谓人权、民主和自由的西方价值观。这比他产品或者资金的入侵,对您而言,都更加危险。”
每回伊万提点完,他都会注意一下,采取一些措施;然而往往是过一阵以后,就在忙碌中又把这件事情忘掉了。
————————————————————————————
'1'关于卡特琳娜的哲学家上司:这个人叫瓦茨拉夫…哈维尔,关于他的这段描述灵感来自于余秋雨《行者无疆》里的《布拉格不后悔》。在此向同志们推荐这本书,非常赞:)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很忙,一直没能写多少东西,加上作者还有另外一个《卡默洛特黎明》要写,这边的更新频率可能会低一些。我会争取尽快写出点存货,恢复周更,还请各位不要放弃><
☆、一语成谶
即使是日后回忆起来,20世纪70年代,在很多经过保尔那个时代的人眼中,也算得上一个“盛世”。这个时期,有赖于缓和的国际背景,经济上的对外交流十分频繁,尤其是能源出口,给国家带来了大笔的收入;国内也是一派稳定的景象,虽然长时间以来一直存在的民族问题还是没能彻底解决,不过在中央的管理之下也没出什么太大的乱子。比起之前日日和阿尔弗雷德剑拔弩张的时候,这样的日子显然要舒服多了。
于是1977年的11月7日成了一个值得被大肆庆祝的日子。那一天的红场极其热闹,阅兵无比郑重,处处宣扬着国家强大的实力,游行的人们也下足了功夫,千方百计地赞扬着眼前的幸福生活和给大家带来这些的列昂尼德,甚至把他的画像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画像以同等规格并列展出。显然,这一设计非常博老人家的欢心,他忍不住对身边白金色短发的年轻人感慨道:“今年的庆典——真盛大啊!”
“必然的,今年可是十月革命60周年呢。”保尔附和着说。然而他显得没有列昂尼德那么兴致高昂,看上去似乎有些困倦——事实上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