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却很有几分乐见其成的意思,皇帝且还碍着王子胜不喜的缘故,不敢往金陵送信送东西,皇后却是大大方方的,她这两年虽不再将仁哥儿往宫里头传唤,但逢年过节娘家侄儿有的赏赐,从来没少过那个小东西的。
仁哥儿又最是乖觉,虽说王子腾先时还一再耳提面命说是储位虽定、到底皇帝正是年轻力壮,和宫里头的哥儿们还是保持些君臣距离的好,他不知道穆小七底细时也觉得那样才是明哲保身之道,然在中宫见了穆小七,哪里还把持得住?兼又相信王子胜的手段,不说保得王家百世繁华,至少必不会因为他的选择让家人赔上性命去,是以行事又多了几分不需后顾的意思。因此别个不说,这逢年过节哄伯娘时有的东西,也没少过中宫那儿的,不过是或托了穆小七转送、或夹在张氏进献的物事里头,并不以自身扬名罢了。
因此仁哥儿和中宫的关系,不敢说如和史氏一般亲近,却也很有几分真心,又有几分用心,倒也是好得很。这皇后听说了仁哥儿小小人儿倒要和大人一般去考县试,派了亲信低调送来些吃的玩的金器的古籍的又或者本朝历来考试的题目什么的,就不算什么很稀奇的事儿了。
至于其中再夹带一叠书信,问候问候仁哥儿在南边是否过得惯、说说穆小七和小穆三十八的趣事儿,再随口抱怨抱怨皇帝近来的烦躁什么的,也更是正常不过的。
要不怎么说婆媳关系虽是难题,但若是婆婆夫妻恩爱、媳妇琴瑟和鸣,自然也就和谐了呢?王子胜自打有了皇帝,对于仁哥儿和穆小七的往来也不怎么介意;而仁哥儿自从和穆小七之间越发默契,对皇帝也真心关怀了几分。
看了皇后信里随意提到的一句半句,还特特加了封信去安慰穆小七,只恐他也被近来烦躁的皇帝折腾的,当然,也没忘了顺便关心皇帝几句。
穆小七却只说是北疆那儿蛮族又有异动,是以皇父心情不佳,决口不提皇帝烦躁得都不只不在妃嫔宫中留宿、连众位母妃们原本各种拿手的爱心汤水爱心点心都成了御前失仪的缘由了。
王子胜也只做不知。
虽然他天天都在水镜里头看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