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政委、国安人员的唠叨调查下落下了帷幕。
~~~~~~~~~
最后不知道上级是怎么考量的,反正张宁是有惊无险的“官复原职”了。
用领导的话说是鉴于你这个姓陆的(还有人记得张宁这次是叫陆尔杰吗?)还算是个人才,哪怕他无组织无纪律无大局观(张宁:我冤啊~),但还是得用。
(国安局还向原子能研究院打了借调条,他们认为这样好的一个窃听人才在一个小研究所里呆着实在是可惜了,这家伙训练一下就是王牌特工嘛。但这个“无理”的请求被原子能研究院的领导毫不客气的驳回了:“陆尔杰生是我们研究院的人,死是我们研究院的鬼,你们别想打他的注意!”)
现在有了数据,有了图纸,有了基础设施,有了美军详细的实验资料。
该干什么?造原子弹吗?
错!
是把他们全部再次验算一遍,整理一遍。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张宁有幸见到了电影《横空出世》里最经典的一幕:在大学的食堂大厅内,数百名算盘高手在演算原子弹的数据,算珠碰撞的劈啪声像是密集的雨点打在芭蕉叶上一样。
他现在除了完成自己的实验课题和带徒弟之外没事也拿着一个算盘帮着验算数据,这时往往就会想起当年在戴国他一个铁算盘档卡财政大权、珠拨全国收支的时候……真是风花雪月……
这么着也是没法子里头想法子,几台手摇式乌拉尔计算机根本不够用,而历史上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是由钱三强领导成立了攻关小组,经过4年的努力研制成功的。
但现在,还没问世。
所以这么庞大的数据只得有这样的人工核算。
张宁倒是有完整的大型计算机的设计图,还是因为技术跟不上,造不了。
不过……美国郊外还埋着很多“宝贝”呢!虽然在那些发达国家已经被淘汰,但中国却实打实稀缺的宝贝!修一修,凑一凑,自己国内在造几个……拼一个大型计算机出来就容易多了!
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安局,在联络人“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人才”的眼神中撒手不管了。
几个月后,一匹外行人眼里的垃圾内行人眼里的宝贝就运到了各个军工单位进行修理和攻关,只用了一年就拼出了一台大型计算机承担了第一颗原子弹内爆分析和计算工作。
~~~~~~~~~~~我是计算机不够用还得打算盘的分界线~~~~~~~
理论设计研究用的草稿纸装进大麻袋垒的像山一样高,终于拿出了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