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曹操抬眼看向董昭,眼里神色迥然,随后又望向没有马上接话的荀彧,见他神色肯定,才开口道:“此乃非常之事,行之不易啊。当年,董卓把皇帝给劫持到了长安,就招来了万千非议。现在皇帝好不容易回到洛阳,百姓都期望就此安定下来,我若是把皇帝弄去许县,岂不成了第二个董卓?”
早就料到曹操会这么说,董昭不疾不徐回答道:“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将军当然是怎么合算,怎么来。”
眼里透出一丝欣赏,荀彧转头望向曹操,冲他小幅点了点头以表赞同之意,依旧是不动声色。
曹操到底还是有魄力的,马上领悟了董昭话里不好明说的意思,“公仁这话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不过,就目前来看,我还是有所忌惮的。”顿了顿,继续道:“杨奉,他的军队很强,又驻扎在这附近,恐怕会为难我啊。”
“这件事,说容易也难,说难也容易。杨奉这个人,乃一介匹夫,有勇无谋且缺乏外援,想骗过他不是难事。将军只要给他写一封信,再捎去一份厚礼,这事基本就成了。”
“文若,把公仁的话给我解释解释,说说那信要怎么写。”
“诺。”微微欠身,荀彧缓缓道:“彧猜想,董先生是要我们在信上告知杨奉,洛阳粮食短缺,需要到鲁阳去取食,那里离杨奉驻军的梁县不远,不会引起他的怀疑。更重要的是,鲁阳与许县可以说是近在咫尺,我们来一个暗度陈仓即可高枕无忧。不知彧解释的可是合董先生的心思?”抬眼看向董昭,荀彧眼里的神采真可谓自信无他。
赞叹地拍了拍手,董昭对曹操道:“将军麾下的人才真是了不得,荀先生‘王佐之才’的美名,绝非浪得,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心思,有他在,将军万事可成!”
向荀彧所在的方向扬了扬手,曹操朗声笑道:“我早就说过,这是我的张良!”
荀彧听着两人来回来去的夸赞着自己,微微有些不好意思,但这种情况下,说什么都不合适,所以,他选择安静的听,得体的笑。
首阳山上,一个有着挺拔身材的年轻人沿着山坡慢慢往山顶攀爬。仲秋的日头还是很毒的,晒在人的身上不是一般的灼烫。但青年似乎并不在意,只偶尔擦擦额际的汗,又专心于爬山了。
秋季的首阳山带着一种别致的美,刚强而袅娜。苍劲的松柏以沧桑的古老姿态生长于行道两旁,地面上开着零零碎碎的野花。偶有山风刮过,带来幽然的野桂香气,沁人心脾,弥漫着岚雾的山林间不时传来阵阵鸟鸣,婉转动听。现在的洛阳,唯一没有受到侵扰的大概就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