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兴国沆瀣一气,不讨不快!”
冷笑一声,曹操摆摆手道:“如此,你便和子廉着手去办此事吧,要干净。”
“诺。”干脆的领命,夏侯渊头也不回地进了营帐。
抬头看了眼曹操冷峻的面容,荀攸叹口气,幽幽道:“主公这是想要……屠城?”
转头对上他的视线,曹操反问道:“公达以为呢?”
低下头,荀攸淡淡道:“这些人反复无常,屠之以绝后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屠城……”意味不明地笑了两声,曹操抱臂望向天边,喃喃道:“要是文若还在,大概又会是一番苦劝吧。”停了半晌,又道:“公达,你和文若很像,但比他,要狠。”
眼神灰暗地盯着脚下,荀攸有些痛苦地闭上眼,静静等待着下文,只听曹操开口道:“如今,我魏国已设百官,孤且封你为,尚书令吧。”
作者有话要说:1、城门那个桥段参看《三国演义》——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2、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醉……愁之为物,惟惚惟恍,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出自曹植《释愁文》3、司马孚,字叔达,司马懿之弟,先被曹操委任为曹植的先生,但看不惯曹植疏狂的作风,而并不与之亲近,后为太子中庶子。4、一直觉得曹操建立魏国后,封荀攸做魏尚书令很耐人寻味……
☆、魏公再起南征意,监国殊荣隐事端
冬去春来,对曹操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只是今年正月,以魏国治理者的身份行籍田之礼,对他来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许微妙感觉的。
如今,魏国被分为东西两部,都尉、侍中、尚书、六卿等重要职务均已委任下去。一切都在渐渐步入正轨,有条不紊。
让曹操意外的是,自己在邺城无所事事的呆了几个月,天子竟下了道嘉奖他的诏书,使其魏公之位在诸侯王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
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似乎都不足以用来形容此时的曹操。
当然,早就习惯了天子授予封赏的曹操并没有意外太久,便心安理得地接下了圣旨,而后又将目光投注到了各地的战事与自己最优秀的两个儿子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