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中嘶哑地鸣叫着,让人平添烦闷,可两人就像没有感觉一般,兀自矗立着。
良久,曹植侧目看了曹丕一眼,又将视线投回了杨府的府门上。
“为什么不领兵南下?若你成功解了樊城之围,父亲一高兴,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仿佛察觉到了他的目光,曹丕突然开口道。
“何必自欺欺人做多余的事呢?父王要杀的人,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何况,德祖既已跟你说了那些话,便是抱了必死的决心。”顿了顿,曹植低头苦笑道:“只怕是我负他太深,他生不如死。”意味深长地瞥了曹丕一眼,他又缓缓道:“再说,你真的希望我出兵吗?”
不置一词地笑了笑,曹丕没有说话。
沉默片刻,曹植痴笑两声道:“如今,我已失无所失。”
“嗯。”
“不与你有纤毫之争,我做到了。”
“嗯。”
“你答应过我保他一命。”
“是。”
“可你没有做到。”
“是。”
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二人目光相对,平静而落寞。骄阳明晃晃地照在他们身上,却照不透他们掩藏在躯体身处的无奈和疲惫。
寒鸦惊起,二人亦是无言地转身离去,背道而驰。
作者有话要说:1、关于魏讽之乱的记载不多,所以文中大部分为我的想象,可以依据的历史文献只有《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引注——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有惑觽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恚境碌t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2、杨修之死参见——《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裴注引《典略》云:“至二十四年秋,公以脩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脩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脩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太子立,遂有天下。” 文中没采用“鸡肋”一说,个人感觉鸡肋的说法让曹操汉中兵败看起来像打自己嘴巴= =因为不听杨修的话赶紧撤兵非硬扛着,所以被打很惨……
☆、只道愿效文王功,殿上威震实托孤
正所谓: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徐晃率领曹氏大军直抵樊城援助曹仁,使得南面战局一度陷入胶着之中。但正处于气盛之时的关羽却丝毫没有罢手之意,依旧于樊城与之僵持着。却不想,吕蒙白衣渡江,奇袭关羽后方,守将麋芳、士仁临阵反水,无奈之下,关羽只得率军撤退。
不过三月,关羽便尝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