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威震九州到败走麦城的滋味。但老天没有给他太长的时间来体会成败之间的个中三昧——在关羽试图逃返益州的途中,被魏国使者吹软了耳根的孙权果断出兵截击,一举将其擒获斩首。
弹指之间,战局的形势已然逆转。
曹操在洛阳收到孙权使者送来的称臣文书以及关羽的项上人头时已是来年正月。哑着嗓子笑了几声,他缓缓道:“这孙权小儿是想把孤置于火炉之上啊。”说完,曹操便将文书交到侍臣手中,让下面的文武传看,他自己则面带悦色地等着看百官们的反应。
大致扫了一下文书上的内容,又瞥了眼曹操此刻的表情,司马懿心中已然有了定数。待殿上百官皆已见过文书,窃窃私语开来时,他几不可查地勾了下唇角,旋即跪地道:“汉运终垂,主公十分天下有其九,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见周围静了下来,落针可闻,司马懿仍旧不疾不徐道:“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
曹操似笑非笑地望着他,没有说话。那双藏在冕旒之后的鹰目因久病不愈而略显疲惫却是锐意不减。一时之间,大殿上的气氛仿佛凝滞了一般,司马懿垂眸盯着地面,百官看着他,曹操望着百官。少时,只听一阵衣料摩擦的声音响起,以尚书桓阶为首的几位重臣均已拜倒于地,由桓阶代表道:“汉自安帝已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于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非适今日也。”
嘴角的笑意似乎深了一点,曹操仍是不语,默默大量着殿上或立或跪的文武。
那些还站着的人见此情形也都慌忙伏地齐声道:“汉行气尽,复何疑哉!”
渐渐敛了笑,曹操叹了口气,很沉很长,在大殿中几乎快传出了回音。殿外的日头移了一点又一点,照进建始殿里的阳光从一边换到了另一边,他还是没有开口。叩伏在地上的群臣心都吊到了嗓子眼儿,但没有一个敢抬头去窥探一下曹操此时的表情。
成串的珠玉在曹操眼前晃动着,让他有些目眩。微微眯起眼,曹操反复摩挲着手中的一鼎小香炉,似乎陷入了冥想之中。
司马懿是最先跪下来的,不为别的,只为尽最大努力向魏王表明他司马氏的忠心——他不信曹操苦心谋划打拼了数十年,为的不是问鼎中原。不过……目光一暗,司马懿暗暗道,若是魏王还不糊涂,便不该拼死过这把皇帝的干瘾。
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司马懿安静地等待着他所期待的回答。他想,长兄、父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